百场演出进基层 唱响“中国梦·劳动美”
乐声起,歌舞飞扬。舞蹈、声乐、魔术、杂技、相声等轮番上阵,奏响劳动美,唱响中国梦。广东工人艺术团到达的每一家企业,演出人员都用最精心的准备和最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场演出。7月3日,由省总工会、省文化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广东工人艺术团送文艺进企业活动,将举行演出100场纪念活动,当天下午将在广东省工人文化宫举行座谈会,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共商更好服务职工;晚上将举行纪念演出。今年1月,广东工人艺术团送文艺进企业慰问演出活动走进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演出当天,天空虽然飘着小雨,台上歌声豪迈,舞袖飘逸,台下激情高昂,掌声阵阵,丝毫没有影响演出。哪怕像在清远广硕鞋厂突遇暴雨,演员们仍坚持在雨中完成了整场演出,尽管衣服鞋子早已湿透。
从2015年1月8日成立至今,广东工人艺术团已为基层职工送上近百场文艺演出,足迹遍布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包括顺德区)。演出人员不辞辛劳、披星戴月、风云无阻,深入一线厂矿企业、工业园区,让基层职工享受一场场艺术盛宴。所到之处掌声不断、赞美声连连,正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如是称赞:“演出十分精彩,十分成功,十分感动,上千人现场欣赏,上万人微信观看,影响十分广泛,效果十分理想!”
不忘初心 送文艺到工会工作主战场
歌舞《南方以南》、舞蹈《把幸福寄回家》等节目既富有岭南特色,又反映打工者在岭南土地上追逐梦想;舞蹈《快乐的建筑工》、相声《欢声笑语》等接地气的节目,不仅走进了企业,更走进了职工的心中。
歌颂劳动美,共筑中国梦,时代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基层职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工会工作的主战场就在企业”,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2015年1月8日,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文化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创立广东工人艺术团。
广东工人艺术团以南方歌舞团为班底,团长由南方歌舞团团长谢晓泳兼任,演职人员由省属专业院团的优秀演员等共同组成。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面向基层一线工人,用文艺的形式让高雅艺术走进职工群众,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推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设计一场能真正打动一线工人的演出绝非易事。从筹备到正式演出,要经过多次调整、修改以及排练。早在筹备阶段,晚会就确定了长度在90分钟左右,预计在全省21个地级市各开演一场,再根据现实情况,在外来工聚集密度高的城市进行加演。两年多的时间里,广东工人艺术团已经上演了近百场。
晚会结构采用了更为灵活、富有张力的散文体结构,由“第一篇章·南粤情”“第二篇章·劳动美”“第三篇章·中国梦”等篇章构成,并结合演出地的需求,展现广东地域和岭南文化特色。
在具体节目的敲定上,也经过了多次修改,优中选优,精益求精。全新编创了如舞蹈《青春绽放》《把幸福寄回家》,歌舞《南方以南》以及相声《欢声笑语》等多个与劳动者相关的节目,经过主办方以及南方歌舞团多次沟通,在原节目主题鲜明、突出、定位准确、节目搭配合理的基础上,对每个节目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了“中国梦·劳动美”专题演出的节目内容。
确定后的节目内容包括舞蹈、声乐、魔术、杂技、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控制时长的前提下做到了内容丰富,可看性和艺术性兼具,同时也将《快乐的建筑工》等体现当地工人文化生活的节目融入其中,在激发正能量的同时,使整场演出更接地气。在随后的演出中,每到一家企业,演出过程中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工人们爱看并积极参与其中。
为了让每一场演出呈现最佳效果,谢晓泳经常对演出人员说:“台前幕后要有秩序,各自坚守自己的岗位。演员就是三点一条线:换装的地方,上台候场的地方,舞台……到了现场以后,就要进入专业的状态,要严谨,要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不畏辛苦 “观众不走,演员就不走”
受制于各种条件,基层职工群众平常难以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表演,广东工人艺术团的到来就像是久旱逢甘霖,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职工群众的热烈欢迎。不少职工表示,希望能欣赏到更多如此高水平的文艺演出。
而对于广东艺术团的演出人员来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早到现场,最迟一个离开”“一半时间在路上,一半时间在打电话”,最忙时“三天一场演出”……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状态。
由于每一场演出的舞台及场地情况都不一样,广东工人艺术团的联络人员需要不断地与当地的工会、企业进行沟通,从前期的电话联系,到后期的前往当地看台等,不仅是沟通演出时间、地点、节目单等问题,如遇到突发状况例如天气问题又或者是企业问题等,则需要进行多方联系协调,有时候可能反反复复沟通好几次才能把问题妥善地解决。他们这种工作状态被艺术团的同事们戏称为“一半时间在路上,一半时间在打电话”。
包括团长谢晓泳在内的5位导演轮流担任现场导演工作,与演职员们一起摸爬滚打,除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节目的现场排练、合成、彩排外,还负责当地节目的走台、对光安排,在保证艺术团节目演出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整场晚会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当地企业、职工的文化风貌”。
艺术团在广东大翔药业、清远鞋厂的专场演出中都突遇特大暴雨,演员们依然冒雨坚持给职工朋友们演出。特别是在清远鞋厂的演出,由于雨势过大,决定中断演出。随后雨势变小,艺术团为保证演出的完整性,毅然决定克服困难,继续将节目演完。所有演员们在雨中完成了表演,表演服装、表演鞋等都已湿透。“观众不走,演员就不走”,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我很荣幸能够为一线的工人朋友演出。”著名歌唱家唐彪、崔峥嵘每次接到艺术团的演出任务,都会优先参加艺术团的演出。歌手胡婧在韶钢演出时,扁桃体肿胀得厉害,为了不耽误演出选择带病上场,她笑言自己是“嚼着扁桃体在唱歌”,现场一曲《春天的芭蕾》虽然难度高,但她一丝不苟地演唱和认真的态度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演出后,由于消炎药无效,她才抽空去做了手术。
除了演员,其他工作人员也一样辛苦。由于舞美需提前一两天到当地进行舞台布置,紧凑的演出时间使得舞美队的工作需要“马不停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况时有发生。演出时多数是露天舞台,夏季白天气温高的时候地面温度可达到35℃—45℃,搭建灯光的架子经过烈日的暴晒后,温度更是高达50℃—60℃,滚烫得让人拿不住。为了不耽误日程,舞美队的工作人员戴着两层手套,坚持在烈日下完成上千支力压架的搭建以及灯光、音响设备的安装工作。他们真正做到了“最早到现场,最迟一个离开”。
深入群众 创新接地气的节目获称赞
皎洁的月光下,工人们坐在安全帽上思念着远方的家人。一位有孕在身的工人妻子从家里赶来,为了与丈夫团聚。而腹中的宝宝已迫不及待地要来到这个世界,为了迎接这位新生命的降临,工地上搭起了临时产房。这个可爱的小生命是工地上所有人收到的最奇特的节日礼物。大伙儿围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借着明月遥寄乡愁。这是工人艺术团2016年的新舞蹈节目《难忘的乡愁》。
通过细腻的舞蹈动作、逼真的菜肴摆设以及演员们到位的表演,工人朋友们心中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湛江船厂演出时,很多官兵被这个节目深深感动,有官兵说:“当兵两年,很久都没能回家吃妈妈做的饭,平时只能通过电话问候家人,这个节目触动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思念。”
深入一线职工工作、生活场景,挖掘更多鲜活的故事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创造出更多贴近工人生活,表达工人心声的作品,这是广东工人艺术团一直在做的事情。
2016年,广东工人艺术团在节目内容上作了新的调整。根据企业的要求及演出的时间安排,唐彪增唱了《酒祝中华》《红星照我去战斗》两首歌。歌手李白在“庆五一暨慰问劳模专场演出”中,为契合主题演唱了歌曲《劳动最光荣》。“选曲特别用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演唱这首歌显得更有意义,鼓舞了劳动者的斗志。”一名观众如是说。
此外,为了加强与台下观众的互动而又考虑到各企业的不同情况,在歌唱节目互动环节中增加了《中国美》《朋友》《鸿雁》等曲目供企业选择。《魔星高照》的正式魔术表演结束后,部分观众被邀请上台参与近景魔术表演,这样的互动体验模式让观众乐在其中,有观众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与魔术表演,近在眼前的魔幻感觉特别奇妙。”
2016年新增的歌舞《百花齐放》,也成为全场最瞩目的表演。随着演出人员安欣华的歌声响起,舞蹈演员缓缓出场。她们身穿玫红色长裙,头戴花环,以舞队的各种变化来呈现花朵的不同形状,时而含苞待放,时而徐徐盛开,时而娇艳欲滴,表演博得满堂喝彩。观众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绝伦的画面。有观众说:“《百花齐放》完全凸显了‘美’,无论是服装、灯光抑或歌声,一切都恰如其分,堪称完美的享受。”
2017年,艺术团在节目编排上更注重导向性、艺术性和群众性。在歌曲节目的选择与安排上,宣扬积极向上的理念,新增节目女声独唱《走在小康的路上》《不忘初心》等;根据特殊的时间节点调整演出节目,如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专场增加男声四重唱《母爱》;为了加强与观众的互动,《魔术手》直接邀请现场观众参与魔术演出,这样的模式得到了观众们高度的赞扬;相声节目每次都会增加与企业相关的内容,企业及观众反响特别热烈。
一个个鲜活创造性节目的背后,是导演组深入企业和基层职工中不断学习、创新的结果。通过一次次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导演组坚持以工人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工人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观照工人朋友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工人的心声、心愿、心情,创造出更多贴近工人生活,表达工人心声的作品。
就在今年4月下旬,广东工人艺术团的导演组分别前往茂名化州等地开展创作实践活动,深入到地方企业的内部,参观了解一线工人的工作及生活,同时与地方企业的文艺骨干及一线员工代表举行座谈会,就一线工人朋友们的文艺需求、文艺活动及工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典型素材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对话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唐彪:
从基层劳动者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在广东工人艺术团有一位资深的艺术家。演出任务本已繁重的他,只要艺术团有演出他都尽量参加,不辞辛劳奔赴全省各地厂矿企业,为一线职工群众歌唱。他就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劳动模范唐彪。
提问:参加广东工人艺术团的演出,与其他舞台上的表演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唐彪:有很大区别,感受也不太一样。首先我们在大剧院或者电视台的演出,都是比较正式的场所,环境比较好,演出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广东工人艺术团的演出场所比较开放,有时候还是露天的,环境相对差一点,常常会遇到下大雨,鞋和衣服都会湿透,有时候嘴巴张开,风一吹,嘴巴里全都是雨水。
台下的观众群体也有很大的区别。工人艺术团的观众很多都是一线工人,是真正接地气的基层的劳动者。和他们接触,感觉自己和他们的心更贴近,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最后,观众的反馈程度也有不同。这些一线劳动者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我们这些演员,但现在是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所以他们非常高兴,对我们也更加热情。这些都是我在其他舞台上所体会不到的。
提问:为一线职工服务,您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满足感?
唐彪:对于从事艺术的人来说,最大的满足感就是观众的掌声和观众的肯定。我们离不开观众,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就不能成长,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有时候演出遭遇大雨,后勤人员想给我们打伞,但是我们都不会打伞,因为观众们都冒雨在现场坚守着,演员打伞这就是对不起观众了。因此每到一个地方,只要他们想看我们的节目,我们都会一首接一首地为他们演出。
我们的观众是一线工人,是辛勤的劳动人民,能为他们表演,这是我的荣幸。观众们的欢声笑语、观众们的掌声、观众们的喜爱与支持,就是我获得的最大满足。到人民中去为他们服务,是我最大的幸福。
提问:您还为艺术团创作了一首歌《劳动者最美》,能谈一谈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吗?
唐彪:这两年多的演出,经常到一线职工中间去,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工作性质也比较辛苦,但是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他们一直都坚守在一线。有时候刚刚下班就赶过来看我们的演出,这些都让我有很多的感触。我就想,一线的观众朋友这么善良,这么热情可爱,我们能不能用一首歌来赞美他们呢?后来我就找到了雷远生老师,我们商量了多次,从作曲、写词和录歌,反反复复修改了很多次,这首《劳动者最美》才最终完成。
今年每一场演出,我都会演唱这首专属于艺术团和劳动人民的歌曲。今后我会继续到人民群众中去,向他们学习,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感谢他们,为他们鼓劲、讴歌和祝福。
■反响
广东工人艺术团深受观众喜爱
现场观看超30万人次 网页浏览量近1000万
广东工人艺术团自成立至今,已为全省各地一线职工送去了近百场精彩演出。活力四射的歌舞表演、亦变亦幻的魔术、高难度的杂技动作、观众与歌唱家的同台演唱、令人捧腹大笑的相声,还有一线员工自编自创的作品,一个个体现工人特色散发劳动气息的节目,给观众带来全新的高品质视觉享受。截至今年6月底,仅现场观看演出的职工就超过30万人次,相当多的网民还通过活动官网围观直播或回看精彩内容,网页浏览量近1000万。
广东工人艺术团相关负责人称,广东工人艺术团送文艺进企业已经超越了文艺范畴,不仅仅是送文艺,还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政策,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去了对工人的关心,对劳动者的尊重,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广东工人艺术团演出水平高、宣传质量高,社会效果好,已经成为广东的知名品牌活动,得到了工人的认同、企业的期盼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田迪迪 黄应来 罗立兰 陈哲明)
来源:南方日报
回 楼主(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辛苦了! 问好李老师!周二快乐!回 1楼(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给力支持,为你自豪,为你喝彩,平台有你更精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