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7-12 16:22:54

梦想寄托在井架上——记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钻井一公司技术发

来源: (中原石油报)

7月3日,对钻井一公司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师刘春林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他从事侧钻井技术工作第15年的纪念日。15年来,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导师带头人,并有了属于自己的“春林工作室”,并先后获得了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油田“十大杰出青年”和“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

刘春林对油田有深厚的感情,他把这种感情全部倾注到了他所从事的侧钻井事业中,把梦想寄托在高耸入云的井架上。

受侧钻井施工难度大、工具少等因素的制约,机械钻速一直较低。为实现侧钻井技术的突破,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刘春林带领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团队,通过对开窗工具、钻头和螺杆等多种因素的分析研究,推出了新型双液压缸斜向器、特制钻铤和四棱螺旋壳体扶正器等新工具。为加快套管开窗侧钻井提速配套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他常常在办公室一忙就是一整天,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吃。经过多年埋头钻研,他研究的PDC钻头+大功率单扶螺杆侧钻、定向与稳斜钻进技术,推广使用后均取得了明显效果。在胡12-侧98井,钻井队用一只PDC钻头、一趟钻就完成定向并打完进尺558米,完钻井深2610米,钻井周期5.88天,完井周期5.63天,建井周期16.64天,平均机械钻速达8.86米/小时,创油田小井眼开窗侧钻井机械钻速最高、建井周期最短施工记录。

近两年,通过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他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篇,完成技改革新项目21项,其中,有4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现在,公司施侧钻井已由最初的换底侧钻发展到了欠平衡侧钻、水平侧钻、双层套管开窗侧钻、深层套管侧钻等,形成了具有中原油田特色的小井眼侧钻井系列技术。

目前,油田内部市场生产井、修井井位竞争十分激烈,甲方将修井与生产井捆绑到一起,有时为了多打一口生产井,不得不去承接一些风险极大的高难度修井施工任务。文276侧井是油田部署的一口大位移、大井斜、小靶径、双靶侧钻定向井,施工难度大,很多队伍都望而却步。面对挑战,刘春林主动请缨,担任了该重点井项目长。从第一趟钻具入井到下完套管固井,他在现场住了27天,严把每一道技术关口,仅用46天就顺利完成了这口高难度小井眼侧钻定向井施工任务,完钻井深2990米,裸眼段长826米,最大井斜53度,井底位移达728米,实现了优质、高效与安全钻井,创油田开窗侧钻井水平位移最长纪录,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创下了良好的施工信誉。

侧钻井施工任务重、工序烦琐,施工中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严格把关,关键重点工序必须有技术人员驻井指导。每逢遇到重点井、重点工序,刘春林总是冲锋在前。重点井施工,从资料调研、前期准备、剖面设计优化,到泥浆体系、斜向器、开窗位置、侧钻方式的选择,还有复杂故障的预防等,他都反复研究比较,制订出最佳方案,并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重点工序施工,从一开始到结束,他寸步不离井场,紧盯施工过程,唯恐有半点儿闪失。他常说:“修井如绣花,要精琢细刻。”

由于公司侧钻井技术人员较少,在中原内部市场施工的修井队又多,为最大限度地指导好每个修井队的工作,刘春林发明了“统筹工作法”,就是坚持日常巡井,遇到井上出现复杂状况就驻井指导,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有一次跑井,遇到卫新18-侧1井井漏严重,他在现场坚守了一天两夜,直到最后堵漏成功才离开井队。庆6-侧8井因返水造成钻井液密度高,起钻十分困难。根据井下实际情况,他采取了“接方钻杆下压转动钻具解卡”和“用方钻杆起单根”的办法,成功解除了多次压差卡钻,保证了起钻顺利。

刘春林非常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经常带领年轻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在带徒过程中,他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是分步骤、分阶段进行,通过讲解理论,进行实践,再讲解理论,再进行实践,二者交替进行,以提升学徒的岗位技能。两年来,他培养的4名徒弟都达到了独自顶岗水平,有两名徒弟作为业务骨干还出国担任了钻井工程师一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梦想寄托在井架上——记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钻井一公司技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