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1141岗女子班纪事
来源: 《山东工人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
这是作家矛盾笔下的白杨礼赞。然而,在胜利采油厂的油区荒原,也有一片美丽的“白杨林”——采油管理二区注采202站1141岗女子班。
多年来,她们像一株株挺拔的白杨,扎根油田,扎根荒原,培育形成了以根深——扎实精细,干壮——力争向上,叶茂——团结和谐为内涵的“白杨林”文化,每一名员工,像可爱的哨兵一样,每天守护着油井,守护着设备,守护着岗站……
2014年,1141岗女子班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基层践行五十佳班组,并多次荣获山东省建功立业标兵岗、管理局集体三等功、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岗等荣誉称号。
“扎实精细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对岗位的最好忠诚”,班长贺小红坦言。
35口油水井,3座计量站,每天产油80余吨,仅有10名员工,且战线长、面积广,要想管理好不是那么简单。
白杨严肃、挺拔,却不失温和。1141岗班组员工如同白杨树一样,将细腻的感情融入到油井管理。
一小块泡沫板,铺一层砂子,用废旧铁丝拧环,旧丝袜做花,不同颜色的花朵代表不同油井的习性,小石子按1:500的比例铺成进井路。贺小红简易制作成的“油井沙盘”一亮相,就受到班组员工们的青睐。
“贺姐,你太有才了!”员工陆玉英异常高兴,“这小小沙盘,能使我对油井井位了如指掌,若遇到紧急情况,我可用最快的速度处理!”
小小的油井沙盘,提高了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更加深了姐妹们对岗位和油井的感情。目前,该岗油井时率时效走在全区前列,检泵周期由原来的685天延长到目前的883天。
“像白杨树那样,百折不挠,力争向上。”这是1141岗班组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
为提升专业技术素质,服务于原油生产,她们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实施了“五式”培训法,即创新式、体验式、推优式、互动式、问题式。
“小张,你开关闸门时必须侧身,以防丝杠飞出伤人。”在1141井现场,贺小红正在手把手教新员工张镡元如何操作。短时间内,张镡元的专业技术素质让姐妹们刮目相看。
“生产难题我来解”“我的单井我熟悉”“安全隐患我诊断”,等等,这些都是她们的特色做法。班组员工学习兴趣愈来愈浓,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近年,她们班参加了胜采厂首届“挑战杯”女子班组对抗赛,一举夺得团体第一好成绩。代表胜采厂参加油田女子班组对抗赛,连续两年分获第二名和第三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为采油厂争得了荣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班组10名员工有2人被聘为采油高级技师,3人被聘为采油技师,其余5名员工都是高级工。短短几年间,她们共有17项革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提合理化建议40余条,创效30余万元。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7月2日,从井上干完活的张镡元,一回到岗上就被眼前的蛋糕和欢歌笑语所打动。这一天,是她的28岁生日,贺小红和姐妹们为她精心制造了一场惊喜。这位远离故乡的年轻女孩,在荒原上感受到了姐妹的热情和真挚,收获了“家”一般的温暖与感动。
班长贺小红说,岗站本来就偏远,班员之间不仅是同事,更是朝夕相处的好姐妹。
她们汲取“白杨林”枝叶紧靠、团结向上的精神,把亲情融入班组,把爱心纳入管理,形成了“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良好氛围,把班组建设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暖家”。
6月23日,一场大雨下个不停。正在吃午饭的陆玉英突然想起宋广莉还在岗上量油。于是,她放下碗筷,拿起雨伞,给她送了去,这让小宋非常感动。
不管谁生病,大家都能关心;不管谁家有事,大家都能帮助;不管谁工作多,大家都能伸手。她们的和善之举,加深了姐妹之间的友情和亲情,把班组姐妹的感情融在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每个人都能快乐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里上班,给我的感觉就像‘家’一样,非常有自豪感和荣誉感!”新员工张镡元动情地说。张道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