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刘莉的 “青春之歌”
来源: 青海日报说起志愿者刘莉时,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团县委书记张玉花一脸的疼惜。“一个南方小姑娘,在我们乡上开展工作时不怕苦不怕累。我们还担心她适应不了,没想到她倒是融入得很快!”
今年22岁的刘莉来自广东。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小刘的性格并没有我们印象中南方姑娘的那种腼腆,反而有种北方人的豪气。大大咧咧,活泼开朗。“性格算外向吧,比较容易和人说得上话。”这是刘莉对自己的评价。
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刘莉突然“希望自己能够见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随后,她产生了一个念头:选择西部计划,到青海看看外面的世界。小刘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她对青海知之甚少。2015年7月,刘莉开始了在共和县江西沟乡人民政府做一名志愿者的生活。
提起初到基层时的体会,小刘笑着说:“刚到乡上的时候因为人员紧缺,我不仅要负责团委的工作,还分管住房建设工作。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对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并不了解,再加上业务也不熟悉,让我觉得无从下手。但县住建局的领导和乡上的同事都在手把手地教我,从走村入户、建档立卡到电子录入,就这样,我的工作才慢慢步入正轨。”
其实,对于刘莉来说,这份工作最需要克服的困难还是语言难题。“因为服务地是一个藏族乡,85%的群众都是藏族,汉语水平不太高,平时交流都是说藏语的。现在我的听力水平直线上升,藏语能听懂20%,青海话能听懂70%。来乡政府办事的村民我基本上能够交流。”说起这事,小刘开心地笑了起来。
两年的志愿者工作,常常是有笑有泪。
“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下雪天,我们因为高原美丽乡村的建设项目去走村入户。牧区大部分牧户居住分散。有时需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达一户人家。这个项目参与的牧民有400多户。需要一家家地核实经济情况,房子盖起来后,还要经常下去检查房屋质量,确保年底验收能够顺利进行。”顿了顿,刘莉接着回忆道:“有一次天气不好,下着大雨,我和一位副乡长到牧民家里发放材料。突然车陷进一个大水洼里熄了火。而此时,我身边的窗子因为坏了一直开着,后来下起了冰雹,骤降的冰雹劈头盖脸砸了我一身。副乡长用车上的棉大衣,塞住了敞开的窗子,我们就在瑟瑟寒风中原地等待了3个小时才脱险,坚持着完成了发放资料的任务。”
即便是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可乐观的刘莉也有着自己的收获。她说:“在我看来,志愿者服务就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的。虽然我没有什么能力去帮助牧民解决大的难题,但只要做好乡上的每一件小事情,那就是在帮助他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是一束束小火苗,聚在一起就是一片火海,在西部的草原上燃烧梦想。”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刘莉本可以有机会调到县上,但她却一直留了下来。“因为乡上的领导人特别好,知道我一个人大老远地来这边服务很不容易,很多生活上的困难都能很好地帮我解决。”
对于团县委的工作,小刘评价很高。她说:“平时我们志愿者有任何问题,都能在团县委得到及时的解决。部门里经常会组织活动,所以我们志愿者之间很熟悉,关系很好。而且张书记他们也会经常来乡镇慰问我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
(本报记者 咸文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