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孩子
作者江汉油田郑春红莫洪燕孩子那年3岁,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年龄,也是一个用纯净的眼睛看外界、感知外界的年纪,一切于她都是新颖的、好奇的、值得去模仿和学习的。
因为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会战,于是我在家休息就担当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一天,孩子发烧咳嗽不止,我们赶公交车去医院。正值上班高峰期,车上人满为患,车子摇晃和颠簸致使我无法站立抱住孩子,正发愁着时,旁边的一位老者看出了我的窘态,颤巍巍地站起来招呼着:“快来快来,孩子,坐到这里来。”老人头发花白,还拄着个拐杖,起立的瞬间我慌了:“大爷,您请坐回去吧,可别摔着,我怎好意思坐您让的座?”“来吧来吧,我还没有到不能自理的程度,孩子可不一样,还太小,不懂照顾自己。”老人没有理会我的谦让,硬是拉着孩子坐上座椅。
老人的执意让人无从拒绝,可是我却如坐针毡,孩子还算懂事,没有让我吭声,就嗲声嗲气地对着老人说着“谢谢太爷爷!”孩子的眼睛里有喜悦、有感恩、有崇敬、也有一些懵懂,黑白分明的眼睛暴露着孩子的全部想法。老人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满脸慈爱“好孩子,不用谢,等你长大也会像太爷爷这样做的。”看着老人佝偻着站立在那里,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把持着离得最近的座椅靠背,是那样的苍老却又那样的伟岸,心里涌动着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滋味,车厢中因为老人的谦让瞬间安静了许多。
“大爷,您坐这里来吧。”良久的沉寂之后,一位四十开外的女士站起来对老人说道,老人看看女士客气地道了声“谢谢”,安静地坐下。
孩子看着重新坐下的老人,贴着我的耳根悄悄地问着:“姨奶,太爷爷说我小让我坐,太爷爷不小了,也坐阿姨让的座呢,太爷爷要坐,为什么还把座让给我呀?”孩子有些好奇和不懂,小小的脑袋自然不能明白礼仪之邦的传统礼教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太爷爷是看你太小,站不稳,才把座让给你的,而阿姨是因为太爷爷年纪大,腿脚不利落,才把座让给他的,这叫尊老爱幼,等你觉得自己能在摇晃中站稳的时候,也要记得给老人和小朋友让座哟。”我生涩地解释着,知道一个三岁的孩子未必能领悟。
孩子听着话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虚弱地趴在我身上,眼睛却一直盯着身边不远处的那位老人,然后再转向那位让座的女士,若有所思。
孩子挂着点滴躺在病床,突然冒出来一句:“姨奶,我已经三岁了,都上幼儿园了,车上的太爷爷和我的太爷爷一样老,等我病好了有力气了,要和姨奶一样只站着不坐着。”
孩子的话让我惊奇,也顿感欣慰。
言传身教是种力量,身边的榜样也是种力量,孩子从无知到认知到模仿到学习,都是从身边点点滴滴处学来的,或家庭、或书籍、或外在影响。虽然我们平时也在做着“让座”,却没有老人这次来的直接、来的震撼、来的强烈,为什么呢?因为让座的是个老人、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一个满头白花同样需要被照顾的老人。
孩子今年五岁了,在一天天地成长着,上车让座已经成了她的一个习惯,每次坐公交车的时候都会拽着我的衣角:“姨奶,我站得稳!”小小的身躯里我看见了美德的传承和延续。 感谢分享,赵老师太给力了! 祝赵老师周五快乐! 希望赵老师多多支持我的工作! 可以选择善良,让爱一路成长! 感谢赵老师分享,问好!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一贯支持!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末快乐!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专页有您真精彩!回 4楼(听者) 的帖子
赞同申老师的观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