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7-29 10:15:40

弄堂往事

作者嘉兴石油分公司蔡小全

    我不是一个满怀眷恋旧日时光的人,但那些远逝的时光却充斥在我的生命里,难以忘怀。它们会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时不时地蹿到你面前,给你一个最清新的微笑或拥抱,让你的内心无比温暖。

    萧乾先生曾经形容北京的胡同“从早到晚都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江南的弄堂又何尝不是,小贩们肩挑着一什货色,一路沿街用自己心思独到的叫卖声招徕着客人。清晨还在睡意蒙眬中就能听到收鹅毛和锡箔灰的商贩的叫卖声:“鹅毛鸭毛有哇?锡箔灰有哇?”我最喜欢的声音则是“西瓜要哇?”“菱要哇?”的叫卖声,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来上一个清脆爽甜的西瓜是多么悦人心脾的事啊,那一个“哇”字,故意被拖长了尾调,用地道的吴侬软语慢慢悠悠的唱念出来,好听极了。

    七八十年代的平湖,本地人还很少有人家装上空调,盛夏避暑纳凉,老老少少都会聚集在院子的弄堂里。在我们这一带,还有一句关于弄堂纳凉的俚语嘞:“吹到穿堂风,夏天不生痱”,讲的就是夏天在弄堂里吹穿堂风能帮助人体降温,预防痱子。老爷爷奶奶们摇着家里的大蒲扇闲话着家常,阿姨们在一旁三五扎推的围坐着做着几分钱一件的小手工。儿时的我们还“发明”了“冰块空调”,将冰箱里提前冻好的冰块撒到每个人的脚边,给大人们降暑消温,当然,还会骄傲地问上一句:“空调效果好不好?”爷爷奶奶们都笑着夸我们:“好!好!好!你们真聪明!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弄堂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当暮色渐渐笼罩到夏天的弄堂里,最热闹的时光到来了,家家户户都搬着椅子出来乘凉,大人们开始古今中外,谈天说地,小孩们成群结队,追逐嬉戏,说话声、叫喊声、欢笑声此起彼伏。院子里种着葡萄,是邻居奶奶托人带来的种子,奶油味的青葡萄,特别甜,孩子玩累了就去葡萄架下寻已经成熟的葡萄,跳起来采来吃,小个的孩子也会因为没采到哭上好久;葡萄架下种着各种花卉,有夜来香、一串红、鸡冠花、喇叭花,还有很多当时我叫不出名字的花朵,孩子们最喜欢的是一串红,采下一朵,把根部放在嘴里吸吮,可甜了!

    冬日的窗户,黑里晕开了一抹微白,好像挂了满窗的梧桐花,“哇!下雪啦!”某天的清晨,这样的叫喊声总是振奋人心。匆匆穿好衣服下楼去,只见眼前一片雪白,腊梅枝上的花苞,大半被雪覆盖,微微露出一点焦黄,像一个个小兵戴着白色的毛线帽子,好不精神。我们嘻嘻哈哈地在雪地上奔跑追逐,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小脸小手冻得通红也要享受这南方难得的恩赐,有的揉成雪团打起了雪仗,有的找来了胡萝卜、帽子、围棋、小竹竿等材料堆起了雪人,风溜溜的咬得我们耳垂生疼,但我们的弄堂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弄堂的时光已渐行远去,高中的时候墙上已被写上了“拆”字,但不知是何原因,至今未拆,弄堂里的人已经搬迁得差不多了,毕竟那里的生活条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搬家的时候爸爸执意要全家在自家的弄堂口留一张合影,大概是想要留住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那里的人和事吧。

    弄堂是一个记忆缠绕的所在,它是一个匣子,装载着我这代人的读属记忆。

煤缘 发表于 2017-7-29 10:53:26

感谢分享,赵老师太给力了!

煤缘 发表于 2017-7-29 10:53:43

转帖、回帖辛苦,问好老师!

煤缘 发表于 2017-7-29 10:53:56

祝赵老师周末愉快!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7-7-30 14:29:17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候老师周末快乐

羊君 发表于 2017-7-30 15:08:00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一贯支持!

羊君 发表于 2017-7-30 15:08:15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专页有您真精彩!

羊君 发表于 2017-7-30 15:08:29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末快乐!

羊君 发表于 2017-7-30 15:08:40

回 4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的来访支持!回帖辛苦!周末快乐!

柳雪松 发表于 2017-7-31 12:30:53

美好的记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弄堂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