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工会谋工会 跳出工会干工会 ——云南大理工会工作社会化之路追踪
2010年1月31日上午,途经云南大理州云龙县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江巴吉才被云龙县总工会领导给“截”到了县总工会,县总领导向江巴吉才汇报了工作。末了,江巴吉才嘱咐,云龙县总的工作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他一定会及时帮着协调解决。江巴吉才的嘱咐其实包含着对大理全州工会工作的肯定与赞许。多年的工会工作使江巴吉才感到,仅凭工会内部有限的资源谋求创新,多少有些捉襟见肘,必须把眼光投放在工会之外,依托党政,发挥工会组织特有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使工会工作逐渐社会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跳出工会看工会,跳出工会干工会”的工作思路逐渐清晰,而大理州总工会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一句“跳出工会谋工会”,并将其付诸实践。
3个“党政工作重点和难点”和3个“工会工作的抓手”
大理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下关,这里集中了大理州相当多的各种企业,企业稳定了,社会就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
3年前,大理州在下关的一家国有运输企业改制,劳动合同到期后,企业主以“经营调整和经营困难”为由要将60名职工解聘,州总闻知后及时做工作,使企业主收回了决定,预防了一起社会矛盾。
另有一家私营企业经常让职工加班又不给加班工资,97名职工打算提起诉讼要求企业支付加班工资,眼瞅着一起劳动争议事件就要发生,还是州总及时出面在企业主和职工之间反复做工作,妥善解决了这起争议。
一连串的劳动争议事件提醒州总领导,构建和谐企业不是一句应景的大话,而是稳定大理社会、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课题。
2007年,州总争取到州委和州政府的支持,联合安监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7家相关单位,从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等11个方面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首批评选表彰了21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09年又评选表彰了34家。作为一种赞许和肯定,被评上“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其免检。
非公企业在大理州占企业总数的47%,“维权的重点在非公企业,一方面要说服企业主依法依规运作,另一方面也要给职工讲,只有企业发展了,职工才会有稳定的收入。”大理州副州长程云川告诉记者,“由于工会做了大量工作,大理的劳动关系很和谐,没有出现劳资对立对抗的情况。从党委政府的角度看,工会做了大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工作。大理州的经济总量在全省排第5位,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排第7位,和工会的付出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党政角度看,构建和谐企业、建立健全基层工会组织、动员职工参与技术技能大赛算是工作重点和难点,然而,这恰好又是工会所能、所该做的事。州总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明光说:“党委政府的这3个工作重点和难点其实就是工会工作的3个抓手。”
160个编制构成工会“触角”
“以前以为到工会比较清闲,来了两年才感到一点都不轻松。”赵冬梅告诉记者。她是大理市下关镇专职的工会副主席,和这位“70后”一样担任专职的乡镇总工会副主席的还有49位。
2009年5月7日,大理州编委发文,同意在50个建制镇配备专职的副科级工会副主席一名,同意在全州110个乡镇配备专职的工会干部一名。在编制极为紧张的今天,这160个编制是大理州总工会努力的结果。
大理州全部110个乡镇总工会由州政府给编制,配备专职的工会干部——“工会专干”共计110名。这些乡镇总工会的格局是,有一名主席和两名副主席,还有一名“工会专干”。
这其中的50个坝区建制镇,则不仅配备“工会专干”,而且配备专职的副科级工会副主席。
这50个建制镇的总工会格局是,一位主席,两位副主席,其中一位是副科级专职副主席,一位“工会专干”。
赵明光说:“专职副主席和专干的意思就是他们只干工会工作,这就解决了有人干事的问题。”
州总副主席阮荣科说:“从2003年起,大理州、县两级工会主席实现了高配,从2006年起乡镇也实行了主席高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均按规定由同级党政副职担任工会主席。”
全州州、县、乡三级均由同级人大副主任当任州总、县总工会主席,乡镇人大主席担任乡镇总工会主席。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与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总工会主席彭增梅相处的几天中,她每每说到“坐班主席”,“我的要求是,如果你不能在工会坐班,你就别干了。”
彭增梅把80%以上时间、精力用于工会事业。
解决“有人干事”的同时,州总还关注“房子”的问题。
4月16日,记者来到洱源县总工会,县总占地3.5亩,盖了一座三层小楼,614平方米,投资190多万元。
在位于下关的大理州行政中心,州总工会也有一幢独立的带有白族民居特色的办公楼。
2004年州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并投资270万元,省总补助80万元,完成了总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的办公楼建设工程,于2005年底竣工。次年伊始,州总乔迁新居。
目前,全州12个县市总工会办公用房,需要重建或者改造的有10个,其中7个都是由政府划拨土地,并给予70%以上的资金支持,目前已经竣工或在施工中。“另外3个县,都在做前期工作,年内可以动工新建。”阮荣科说。
此外,州政府自2008年以来先后投入困难职工帮扶资金677万元。
虽然全州12县市中有9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个县是省级贫困县,但有9个县总工会职工工资全部都列入了地方财政预算,由财政支付,只有大理市、祥云、鹤庆3县由工会资金发工资,阮荣科说:“9个县解决了80多人的工资待遇,每年就相当于给县级工会补助资金约300多万元。”
44位“状元”的身价
32岁的黄义是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农民工,在第四届大理州职工技术技能大赛中夺得“牛冻精改良”大赛第一名,获得1万元奖金和一辆价值4800元的摩托车。
4月14日,记者在大理见到了黄义,腼腆的小伙子对技术大赛情景历历在目,“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奖金。”
2006年11月,大理州第一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结束,大理州经济欠发达,州总工会在给州政府的报告中大着胆子建议给获得状元的大赛优胜职工奖励5000元。
“不曾想,当时的州长赵立雄到比赛现场观看后说,得个状元不容易,要给就给1万元,这个钱由政府出。”彭增梅回忆第一届职工技能大赛还很激动。
四届职工技能大赛下来,凡是状元都能获得1万元奖励。这个奖励额度至今都是云南类似大赛中最高的。
迄今为止,全州四届技能大赛共有5.2万名职工参加竞赛,参加决赛的人员每个工种不少于1:30的比例。第一届拨出专款30万元,第二届拨出专款58万元,第三届拨出专款80万元,第四届拨出专款58万元。
四届大赛先后有参赛工种44个,赛出状元44人,能手88人,优胜者308人,其中有29人破格晋升为技师,217人晋升为高级工。 来源:《工人日报》 跳出工会谋工会 跳出工会干工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