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光旧时影
作者 嘉兴石油徐苏芳不经意之举带来的惊喜往往超过精心筹备迎来的欢喜,黎里古镇之行就是如此。炎热夏季,小镇的古朴和恬静之态,宛如夏日里一股清凉的风,裹着旧时的气息,自然而又舒心。
小镇之行出于偶然,我和一群摄友一早驱车前往离市区15公里的荷花村,赶着拍摄饮着晨露的圣洁荷花。那里遍野的荷花,名不虚传,两个多小时尽兴拍摄后,看着时间尚早,随口就问了荷花池畔劳作的村民,附近可有什么地方走走?“黎里镇”,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镇名好像是听说过,印象中是一个古镇,查了一下地图,驾车时间大约半小时,走!摄友们来了兴致,向黎里出发。
汽车掠过一片又一片荷花盛开的池塘,美丽的旅途,一路荷花伴随。
当蓝天白云下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房屋映入眼帘的时候,一座古朴而又典雅的小镇呈现了,只见一条小河贯穿着黎里镇东西两头,木结构和砖瓦结构的老房子沿着河岸边鳞次栉比排列着。河水清清,河埠上,有人还在洗着衣裳。几座古老的小石桥横跨南北,架起河两岸的通途。
走进老街,不闻商铺和人流的喧嚣,显得特别安静,行人很少,不由得好奇地问一位正摇着浦扇乘凉的老人,这里的原住户都去了哪里?老人告诉我们,拆迁搬走了,除了私家住宅,其他都由政府安置了新的住所。望着一大片正在修缮中的老屋,人去楼空,徒然心生一阵怅然。
我这个人对旧物总有割舍不掉的情怀,每一段光阴的故事,总会伴随着一段成长过程中难舍的情感,破旧立新,对我来说,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
老屋在修缮中,木料堆积,能工巧匠们屏气凝神在新材料中注入旧时的光景;苍凉斑驳的廊桥间,依栏端详老镇的模样,侧耳聆听小河水潺潺流淌,静心观赏小鱼儿水中游荡,老屋门窗斑驳,老巷幽深阴凉,河埠头有人在洗衣裳,四周静悄悄没有声响,恬静是小镇展示给我的一张独特名片,名片上写满素雅。
老屋旧了,需要整修,老街老了,需要规划,历史终究要向前看,虽说是修旧如旧,却已抽掉了灵性的血肉,老骨架支撑着昔日的模样,不知要添进多少文化的元素,增添几多人文的色彩,才能在旧貌上换来注满新活力而又传承老传统的别样风采。
信步走进一家沿河的食坊,一口吴侬软语的店老板热情地招呼我们沿街面坐下,玻璃门外,小镇风情一览无余。对岸小镇博物馆黑漆大门上挂着一把大锁,不容参观,河岸边杨柳正依依,拐角处,一座凉亭静悄悄伫立,街面上鲜有人影,小镇在恬静中,安然度夏。
寂静的城镇,似曾相识的场景,忽然让我心生感动,这或许就是我一直心心念念寻找着的旧日时光。一段旧话,或许能够让人热泪盈眶,一段旧景,却能让人转瞬间,穿越回到最纯美的孩童时光。那桥那街那巷,在阳光下忽然退尽了色彩,像黑白电影一样开始回放,一时间心头泛起怀旧的巨浪。
每个人心里都有从前的珍藏,记忆中不仅有当年的伙伴,还有当年的树木、街道、房屋、天空、阳光雨露以及春秋和冬夏,包含着当年的欢乐和忧愁的感受,亲情和友情的心灵世界。当年华已逝,这些场景连同故事会以某种方式把它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了,只是年代久远,忘记了藏宝的地点,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地追寻。忽然在一个漫不经心的时刻,眼前的旧貌轰然打开了记忆中的珍藏。黎里,让我恍惚间感受了从前的存在,似梦却非梦,是真切的体验,却又似驾着时光机,转眼间置身于从前的岁月。
不仅仅是从前的风貌,老屋和小巷,更在于眼前的黎里,带给我从前的印象,那样的恬静依稀可见年少的时光,我和小伙伴们小弄里下棋乘凉,知了声声在唱,童心满满欢畅。邻居间一只西瓜分着吃,小河里嬉闹玩水摸河蚌。没有对物质的过分奢求,只有纯真的友情生根发芽。
黎里,一个不经意让我闯进来的小镇,带给我从前般的安宁,对旧时光的依恋之情,盈满身心,微风中传来古老的气息,滚烫的阳光在麻石板上蒸腾,二者把已近遗忘的那个感觉紧紧咬合在一起了,混进了和这感觉连在一起的昔日心境,往昔的生活情景便从这心境中汩汩涌现,心湖再掀波澜。
这样的机遇或者就是韶光重现,黎里古镇,让我有机缘把断裂的日子重新拼接,演绎成一本划时代的历史纪录片。
古镇黎里,一趟不经意中的旅行,却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心灵之锁,触摸到了旧时缓缓跳动的脉搏,缓慢的节奏,古老的神韵,唤醒了沉睡的记忆,迎来一场与旧时光的久别重逢,带来心头的震撼和惊喜。
我还会再来,在心里已经把它划归为一方旧时缩影,但愿古镇黎里,在开发中不丢弃宁静古朴的神韵,给人们留下一份最纯真的念想。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太给力了!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问好!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给力支持!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末快乐!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太给力了!赞一个!回 4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周末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