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才是不动产
作者十建设有限公司吴翠莲十建社区养老院门口,醒目地挂着一个标语牌,红底黄字写着:这是老年人的家。
其实,这里不仅是老年人的家,很多老人的孩子们也把这里当成家了。父母所在即为家。身在外地工作,最挂念的是这个地方,回到社区老家,最先到的也是这个地方。
自公婆住进养老院后,这里便成了兄弟姐妹常来的地方,公婆原来的家,反倒受到冷落,回归到其基本属性——房子。
这个家不大,一房一卫,两张单人床占去了房间的一半,一个衣柜,装下了公婆的日常穿戴。但是,这个小小的地方,却也装得下全家四代14口人。
最近一段时间,公公一直住在医院,他老人家的床就空出来了。这张床有时从青岛回来的老公住住,有时从北京回来的小姑子住住,有儿女陪伴,原本被公公久病折磨的婆婆慢慢安静下来,心情好了许多,脾气也不再暴躁了。
婆婆心情舒畅了,陪住的人却不见得。性格无拘无束的婆婆,岁数大了,又一个人住惯了,她常常想不起顾及睡在旁边床上的儿女。睡到半夜,哗啦哗啦开窗子;凌晨5点,噼里啪啦调电视;深夜起来喝水,询问正在睡觉的孩子渴不渴。这些举动,对一个正在熟睡的人来说,好似受到当头棒喝。
老公曾经对他老妈深夜的种种壮举提出抗议,但是,对于已经老成了孩子的婆婆来说,多数抗议是无效的,老公只好反过来安慰自己,“老妈多动,说明精力旺盛啊,值得高兴。”“这样的日子去日不多了,应该享受,应该珍惜。”
公公住进医院后,家人开始进入倒班状态,儿女们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自不必说,媳妇们、孙辈们也感念老人的多年照料给予尽心照顾。在社区生活的大伯嫂,每天拖着病体,天天给公公做饭并探望。她的辛苦,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回社区集训篮球的儿子,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仍然坚持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先去大伯嫂家拿上饭,再赶在6点半前送到医院。他的懂事,家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全家人能敬老爱老,不仅是对老人养育之恩的报答,还感召于公婆这对好榜样从前的表现。很多年前,公婆也曾经扮演过如今儿女的角色。他们年轻的时候,不管是在山西工作,还是后来到山东工作,逢年过节,总会拖儿带女地奔赴到浙江老家的父母身边。退休后,又双双回到老家,直到把老人们一一送走,才回到家中。
当年那个勤劳善良默默奉献的男子汉,如今已经离不开医院了;那个做事风风火火、在老家获得不少赞誉的好媳妇,如今成了儿女不在身边就六神无主的老太太。他们在把很多东西教给后辈后,开始慢慢谢幕了。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家风才是一个家庭真正的不动产。公婆一辈子搬了好几次家,儿女们长大后,也都衍生出新的家,而始终跟随家人从一个家走向另一个家的,唯有家风。
公婆在养老院的家,堪称陋室,但是,一脉相承的家风却让陋室不陋。想来,公婆的陋室与刘禹锡的陋室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家风馨。 欢迎老师阅读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太给力了! 问好赵老师!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给力支持!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回帖辛苦!赞一个!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一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