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价值探析】六个“一点”铸就劳模赵青路的非凡价值——袁金生
平时工作勤快一点,遇到困难坚持一点,帮助工友耐心一点,关键时刻挺出一点,危险时刻靠前一点,技术难题多破解一点——这10000多个日日夜夜里的“一点点”坚持,使一个农民工成长为全国劳模六个“一点”铸就劳模赵青路的非凡价值
【劳模价值探析】
■袁金生
4月27日,赵青路以冀中能源集团获表彰的十大杰出青年和五四文化节里的艺术类获奖人员颁奖嘉宾的身份出现在了峰峰集团会堂里。为什么颁奖嘉宾不是领导,而是赵青路?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万义说:“由劳模颁奖,不仅可以传承劳模精神,而且也体现了集团上下对劳模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激励集团上下向劳模学习,干好本职工作。”
5月4日,笔者走近赵青路,再一次感受他的与众不同。
2005年,赵青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由他和他的班组创造的“较薄煤层综采技术”创造了国内领先水平,在集团公司里,他早就是响当当的人物了。
时任采二区书记聂玉民向笔者介绍:“赵青路出生在革命的老区——河北涉县的一个山寨沟里,故乡贫瘠的土地,历练了他吃苦耐劳的个性,红色老区的优良传统,铸就了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全国劳模后,他的岗位有所提升。但还是与班组员工同上同下,跟班跟点到一线,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如果说他没有什么特别,也有道理。但是他的非凡价值就是靠日积月累的“一点点”坚持铸就的:平时工作勤快一点,遇到困难坚持一点,帮助同事耐心一点,关键时刻挺出一点,危险时刻靠前一点,技术问题多破解一点。他在10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始终坚持6个“一点”,正是靠着不懈坚持,让他从一个农民工成长为全国劳模。”聂书记对赵青路的事迹如数家珍,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赵青路身边工友对他的品评更为具体。采二区生产班班长马友良说:“赵青路当劳模前后没什么两样。工作还是那么认真,没有一点架子,和我们还是‘铁哥们’。这不,我们班的王二柱父亲突然有病住院急需钱用,赵青路听说后,马上就把5000元钱塞给了二柱,感动得二柱‘扑通’跪倒在地。赵青路永远都是我们的老大哥,各方面都是我们的榜样。”
在单位以勤快赢得人夸赞的赵青路,在家人眼里却是另样,他的妻子王碗林对笔者说:“在矿上他是劳模、标兵,能干得很。在家里他可很少干活。除了吃饭倒头便睡。前几年两个孩子都小,他的父亲有病,俺是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孩子和老人,没有白天与黑夜,满肚子的怨气没地方撒。可看到他那疲倦的样子,俺又心疼,抱怨的话也说不出口。我总是劝自己,只要他工作干好,安安全全的回到家里,比什么都好。”
笔者感悟:“劳模是人而不是神”。他们就是普通员工中的一员。如果硬要找不同,那就是劳模的精神境界不同,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同。赵青路因为比普通员工多几个“一点”,坚持不懈,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有一颗勇于奉献的赤诚之心,甘于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精神,锲而不舍潜心攻关,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成为了班组员工永远学习的榜样,成为班组员工心中永远的劳模。尽管胸佩大红花、挂着闪闪发光的全国劳模金质奖章,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主席合影时的鲜花和掌声对赵青路来说已成过去。但是获奖的杰出青年彭永安却告诉我们:“我希望像他一样,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成为受人尊重的劳模。”可见,“劳模效应”依然具有强大影响力。而这些,均来自一位老劳模用自身劳动创造的被社会、被企业称赞的非凡价值。 谢谢,文笔很细腻,受教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