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8-12 20:33:28

坛子肉

作者广东韶关石油陈森林

    大学四年在长沙读书,最爱的是天心区南湖路一家不知名的小店的坛子肉,只记得大家都叫店老板为朱六爷。

    朱六爷人老几代,世居长沙,而且辈分挺高,到了他这一代,出五服的叔伯兄弟还有六人,他排行老六。因此,不论大人小孩,都唤他朱六爷。

    朱六爷做坛子肉的手艺来源已不可考,据邻里介绍,八十年代初,已到而立之年的朱六爷丧妻,没有子嗣,也不续弦,孤身一人在外闯荡了三年,回来便开了这家坛子肉的小店。

    朱六爷的坛子肉,以熟黄泥扭稻草,盘起一口鼓形大土灶,封顶,按八卦方位,只留八孔火眼;每孔火眼上摞只茶壶大小的双耳砂罐,恰好装上半斤肉。

    那肉大多是上好的五花猪肉,加上五香、胡椒、八角、麻油,盖上白镔钱紧口盖,严丝合缝,不走半点味儿。然后,灶膛大架松栗木劈柴猛烧,半个时辰,封火闭炉门,再用文火闷上一袋烟的功夫,便取下来放在特制的木架上,仰天长啸:“坛子肉来了喂!”

    人们便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抢购,也不怕烫手。

    如果带回去,与家人共同品尝的,押上五块砂罐钱,吃毕喝完,退罐还钱。但大多顾客还是尖着指头拎着砂罐的双耳把,捡张八仙桌坐下,喊声“朱六爷,来二两。”朱三爷便走到墙角避光处,搬开半截埋在地里的酒缸砂袋盖,二两的竹筒吊子,吊起清亮的烧酒,倒进精瓷花碗里,然后当众亮起吊底。

    嫌烫手,便用竹木筷掀开砂罐上的盖子——一股浓烈的肉香冲将出来,吃得客人掉着口水、烫在嘴里吸着冷气。耐得住香味的诱惑的客人,在闻过香味后,食欲便充分调动起来了,于是竖着筷子往罐里一夹,就能夹起块油光光、红彤彤、鲜嫩嫩的坛子肉来。先抿一小口酒垫底,然后乘着热度,沿着肉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着。

    牙齿刚挨上肉边,肉就进了口中,不用细嚼,只在嘴里翻个转,便“哧溜”一下滑进了肚里。于是,赶紧再抿一口酒,便咬紧牙关,密封两唇,抑住鼻息,闭着眼睛,美美地让醇香渗透到五脏六腑,晕晕乎乎,飘飘欲仙——绝了!

    谁也不怀疑肉的分量,朱六爷过秤时,都是秤杆指天;价钱也公道,大学四年,物价不断上涨,可朱六爷的坛子肉一直是八元一份。因此,很多人光顾朱六爷的生意,加之他又天生笑脸,一副和气生财的弥勒佛模样,所以,生意一直很兴旺。

    大学毕业后,朱六爷的坛子肉一直在吸引着我重回长沙。说也怪,在外地也尝过不少坛子肉,但始终没有一次让我有再回头去吃的欲望。前段时间因事去了趟长沙,到酒店放好行李,直奔朱六爷的店而去,可最终让我大失所望,朱六爷的小店改成了卖当地土特产了。跟店老板一打听,朱六爷已于2013年走了,因无子嗣,门店过继给了侄子——也就是现在的店老板。

    唏嘘而归,永别了,多少次梦回中的坛子肉。可惜!


羊君 发表于 2017-8-13 20:24:59

欢迎老师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坛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