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那身橄榄绿
儿子那身橄榄绿
■王进国
小子王超退伍后,家乡人说他变了。
不得不说,部队是一座大熔炉,只要投进去,废铁烂锅都能练成钢。两年的锤炼,小子由一只雏鸡(小子的属相)变成了一个大帅哥,不再是那个娇生惯养、唯我独尊、调皮任性的无知少年,变成了一个明事懂理、善解人意的大小伙子。
小子自幼性格懦弱,不如大儿子那般威武雄壮。我的意向是大儿子学武,能早日顶门立户,小子习文,能光大门庭。谁知大考那年,大儿子考中二本,小子成绩平平只得选择技校。三年后,小子毕业回家,终日无所事事,沉溺于网络之中。
秋冬征兵之际,我鼓动小子参军报效国家,小子是万分不乐意,说什么部队纪律太严太苛酷,是个扼杀人性的地方,没什么出路。亲友们也在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出去走走,总比窝在家里强吧。
小子不耐烦地答应报名应付一下。体检那天,几百名毛头小伙子挤在一起跃跃欲试,熙熙攘攘的场景一下子激起了小子那份与生俱来的野性雄心。他认真地进行每一项检查,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竟然被一个带兵长官选中,连声说,大个头儿适合野战兵团,这兵我要了。
参军那天,小子站在队伍最末排听首长作动员演讲,一会儿看看前面那一排排身着橄榄绿军装的少年,一会儿又转头回望那一群群送别的父老乡亲。小子一直没说话,只是在登车的剎那间,几颗眼泪不自然地滚落下来,而后一咬牙,一扬头,一挺身,毅然决然地步入车厢,留给我们难以割舍的心痛。泪水模糊中,军车渐行渐远。
到部队后,小子怕我担心,不断打来电话,说经过了新兵训练,说第一次穿洁净的军装爬过污水滩,说负重越野5公里他遥遥领先,还说第一次进实弹演习,到某地抗洪救灾,到某地野营拉练……听得出,小子的心已经融入到部队大熔炉中,而且迸发出对部队生活的无限激情。
钓鱼岛事件发生时,小子正在部队加急训练,还不忘打电话叮嘱我们,军人家属应做抵制日货的表率。 我笑了,说,咱家条件一般,买国货还谨遵毛主席教诲节约闹革命呢,外国货更不买了,放心吧,绝对是爱国典范。
寒来暑往两春秋,小子就要退伍了。部队搞送别活动时,小子发了条说说“告别仪式结束后再也没笑出来,别了,战友们!”不舍之情溢于字间。部队首长是想让小子多留二年,小子说要尽早学点生活技能以适应社会,回馈家庭。如果祖国需要,他随时听侯召唤。
2013年春节,小子回家了。他把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家俱抹得一尘不染,衣帽杂物分柜置放,一间卧室打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那一身橄榄绿军装,被当做宝贝和章证相片一起放到了衣柜的最底层。过年走亲访友时,小子彬彬有礼谨言慎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展示出一副良好的军人形象。
那几天,小子每天上网求职。新年刚过,他便背起行囊北漂远行,到京城某公司去工作了。三个月后,小子通过了体能、文化、道德等科目考试,应聘到了公司的特勤组,为维持城市的经济秩序奉献着青春。
那个下着暴雨的夏日,小子赤脚裸身在公司的楼顶处理水患,还发来一组视频影像。我急忙提醒他别冻感冒了。小子在那一头说,比起部队抗洪安全多了,这叫做适应自然、天人合一。冬日厚雪,小子不避严寒,坚守岗位,还要抽空去参加京津冀冬季障碍赛。休息日也不闲着,参加马拉松、练瑜珈,参加城市文明宣传活动等等。用他的话说,要用实际行动来为那张“优秀士官证”增光添彩。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钓鱼岛、萨得、洞郎事件次第上演,日韩印气焰嚣张。那一天,小子打来电话,让我把他那身绿色军装拿出来翻晒翻晒。他说,保家卫国乃军人天职,他时刻听从祖国召唤,时刻准备冲锋陷阵。 学习!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