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军转正记
原创短小说《职业经理人张文军的故事》转 正
一日,在A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就在10分钟前,张文军接到董事长助理施文的电话说,董事长欣任要张文军去办公室有事找他。
张文军望着放在桌上的劳动合同书,忽然想起来,入职A公司已经快有3个月了,这三个月是试用期。
莫非老板想提前让转正,张文军正在思索着,董事长欣任接完电话,回坐到老板椅上。
“张总,今天找你来,就告诉你一件事,你提前转正了。祝贺你!”欣任微笑着说。说完,欣任站起来还跟张总握手表示庆贺。
今天就把劳动合同签了,欣任打开劳动合同书,在甲方的位置娴熟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合同期2年。张文军望着劳动合同书,百感交集。想想自己离开家乡到百里之外的民企工作感慨万千。
3个月前。张文军所在的国有企业股权转让,他和大多数中高层管理者离开了企业。随后张文军通过当地一家人才网应聘到A公司任人力资源总监、董事长办公室主任。
张文军和另外一个负责生产工作的吉总监同一天入职的,可惜吉总监对薪酬分配方式不满意,这也是他们入职当天上午才获悉的。
欣任说:“两位总监都是高层,待遇一样,但在试用期三个月,每月一千元,如果转正了就会按照约定补发差额部分。试用期不合格未被企业录用就不补发了。” 吉总当场提出不能接受,当天下午就走了。
张文军想留下来试试自己的能力。这也是第一次到民营企业工作,之前的十年都在国企工作。张文军自信,好男儿自在四方。
张文军的工作主要是人力资源和行政后勤工作。在入职一周的时间里,张文军也听到这个岗位人员的变动情况和故事。
刚刚离职的是一个女孩子,公司是按照人事主管的岗位配置的,她也不是当地人。同事们说她哪是上班,天天受气,人力资源有项重要工作就是绩效考评,考核是得罪人的“差事”。在民营企业考核简单地说,就是对违纪员工扣钱。但老板喜欢去做考评管理,员工不愿意。不过张文军没有见到这位主管,离合同期满还有半个月就“请假”不来了。她也是入职未满一年的人资管理者,之前一个只待了半年就“投降缴械”了。办公室徐副主任告诉张总。
张文军入职第一个月风平浪静。他了解企业文化,熟悉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与车间主任、部门经理交流工作思路。
民营企业家族员工多,关系复杂,盘根错节给张文军第一印象,但不得不去面对和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这不,遇到了难题了。
周一上午,张文军主持召开行政例会。参加例会的有董事长助理、财务总监、生产经理、技术经理、质量经理、销售经理等。会议研究了近期工作,通过了企业管理制度。
会议在交流时,财务张总监提出,技术部张主管办公桌子可以搬到生产区。张总监是老板娘,张主管是老板娘的哥哥,在企业大家都尊称他“国舅”。
张总监说:“张主管负责技术和安装工作的,办公室放在行政楼上要经常去车间,不方便,也浪费时间,办公室网管小吴办公室在生产那边,两人对调一下,小吴晚上下班一个人在那边也不安全,办公室到行政楼这边来,也有利于检查工作。”与会人员都认为,这样做合情合理,有利于工作。
会后,根据会议分工,由张文军找张主管落实这件事。张文军下午看到张主管喝得满脸通红,就没有找他。张文军准备找个机会单独沟通。毕竟这是来私营企业,谈话的对象又是老板娘的哥哥。
大约到了五点钟,离下班还有半小时的时候,张主管从外面办事回来了,直接敲开了张文军的办公室。
正在与车间主任谈话的张文军看到张主管进来了,而且是怒气冲冲,不得不停止工作,接待张主管。
“张总监,你来快一个月了,我对你还不错,你把我的办公室从行政楼这边调到生产区,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不要跟我过意不去,否则你没法干,不信你问问他们。”张主管站在那里大声说着,办公区都惊动了。有的员工就在总监室外面瞧着。
张文军站起来,请张主管坐下慢慢说。张文军说:“张主管,原本今天下午找你谈办公室调整的事情,看你今天中午喝酒了,也就没说。既然你来找我,那我们就聊聊。”
“你来公司,我一直支持你工作,你究竟什么意思?”张主管愤怒地责问道。
张文军向张主管介绍了今天上午行政例会上的情况。他说:“大家也是从工作角度出发,也是老板娘提议的。生产区条件稍微差一点,车间主任全在那边集中办公,有事沟通也快捷。我今天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有事大家商量着办。”
“无论你们怎么研究,生产区我不去,我在行政楼这边也要接待客户,在生产区也不方便,也影响形象。你们看着办。”张主管甩了一句话,“嘭”的一声关上大门离去。
张主管离开张文军办公室随后就到生产区办公室发火。并扬言要挤走张文军,一些车间管理者在一旁看笑话,毕竟张文军负责考评工作,最近考核也扣了不少钱,之前的人事主管,老板对她工作不满意,考评工作滞后,劳动纪律涣散。所以老板才聘请张文军来的,职务上属于高配。
在车间胡主任办公室,张文军就张主管办公室的事情再次与其沟通。张文军心里也明白,才来一个月,必须把这件事搞定,妥善处理。前车之鉴,人在“江湖混”不得不重视。
当天晚上,远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长欣任打来电话,专门询问张主管办公室调整一事。欣任在电话明确表示,财务张总监只负责财务监督,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张文军汇报说:“刚到企业不久,张总监又是老板娘,大家也是赞同的她的提议的”。
欣任说:“她真能把企业管理好,我就不用招聘你来了。你们做事要慎重,我家里亲戚多,许多事情处理很棘手。”
最后,老板决定,张主管的办公室暂时不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文军和他的团队狠抓企业管理,制订公司管理制度,企业松散的状态有所改变,考勤制度的执行和考评配套实施,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这也在无形中得罪了原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上班自由的“元老们”。
张主管以及一帮“老臣”暗地里联手和张文军对着干、较着劲。车间胡主任私下里也说:“要把张文军在试用期内赶走”。
到了第二个月中下旬,张文军明显地感受到一股股隐形压力袭来,家族企业排外势力也很强,压抑的气氛快令人窒息了。是“战”还是“走”,再次在张文军脑海里索绕着。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以及难以掩饰的得意,张文军决定必须“战”,绝不放弃。他忽然想起老板面试时说的一番话:“我在人才网看到你的简历。我觉得你肯定能胜任我们企业工作,尽管我们是家族企业,这也是锻炼人的地方。你有在大企业工作丰富经验,信任你。”
时间很快到了第三个月了。
有天晚上,张文军约财务部李经理一起锻炼,在聊天中李经理透露,张主管以及生产部经理、车间杨主任、胡主任经常一起聚餐,每次讨论的中心议题都有你,说你抓得紧,不太喜欢你。
李经理劝道说,企业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且员工都是当地人,与老板都有“地缘”,有的还是发小,加上这些人岁数也大,文化层次在那里摆着,金融危机时期就业也很难,得过且过吧。
张文军知道,李经理是“老好人”,两边都不得罪。用他的话说,老板开了1650元工资,大家一起混混吧。张文军借机向他传递,打算月底回家,不干了。
第二天早晨,在厂门口,张文军在检查上班迟到情况。胡主任进厂看到张文军主动打招呼问好。以前就是面对面,也几乎不主动打招呼的。
张文军微笑着说:“胡主任是老先进了,每天都是第一个来。”
办公室的气氛忽然一夜由寒冷的 “冬天”到阳光明媚的“春天”:张主管上班在办公室有时也哼着小曲,时常开玩笑,杨主任来办公室有事,顺道也进张文军办公室坐坐、聊聊车间的事情。
“张总,听说你要走了,车间的人都在说,这是真的假的?”办公室徐副主任走进张文军办公室关切的问道。徐副主任是张文军的下属,关心也在情理之中。
你听谁说?张文军问道
“您不管谁说的,他们很开心,以后没人管他们了,我不希望您走,您来企业时间不长,但企业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支持您。徐副主任回答道。
张文军告诉徐副主任:干好自己的事情,对得起良心和那份薪水就行了,走了也很正常。回去工作吧。
张文军和以前一样主持着每周的行政会议,企业生产井然有序、绩效考核配套进行、后勤保障、人事管理紧密配合,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张文军在员工中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计策,出点子活动”,员工积极提意见、建议,收到各类合理化建议60多条,经过采纳实施,月产生经济效益10多万元。张文军发出通报,对有功人员进行了表彰。在公司上下营造良好氛围,传递正能量。
所有的人好像都在期待着、盼望着什么。
看着董事长欣任签署的劳动合同书。张文军感谢企业平台,感谢老板的信任。
董事长拍着张文军的肩膀说:“张总,去会议室开会。”
张文军和董事长一前一后走进会议室,看到会议室坐得满满的。董事长宣读公司文件:张文军任副总经理,分管采购部、品管部、生产技术部、人力资源部。
同时还宣布,免去杨主任职务,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具体会后张副总去谈话并落实。
董事长话音刚落,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涂怀军)
(应本人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坚持正义,一身正气
请多指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