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8-21 20:03:50

珠玑古巷寻宗源

作者 翁巧姝 茂名石化

    “到了。”先生指了指前方。

    “到了?”、“您确定?”我和女儿几乎异口同声地发问。

    先生缓缓地将车停好,我走下车,转头看了看四周,这是个停车场,前边是一排仿古建筑,看样子是服务区,有售票大厅。可这若大的停车场,连我们的车,才两辆车停在这儿。今天是周六,而且已经是上午九点了,四周很安静,仿古建筑前边只有两个清洁人员在打扫。

    这是当年热闹繁华的珠玑古巷吗?曾经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站点,如今却是如此寂静?“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我想起了万历年间进士黄公辅的诗句。可那场景与眼前的情景却是大相径庭。

    “走吧。”先生买到了门票,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穿过一个没有名字的小拱桥, 我看见了前面刻有“珠玑古巷”四个大字的牌坊,穿过牌坊,沿着一条小路走约一百米,过了门楼,就是珠玑古巷了。

    巷口,有当地人向我们兜售祭品,说是来这里的人都要去祖宅看看、焚一炷清香敬祖先。

    我们婉谢了他们的盛情,慢步前行。踩着鹅卵石铺的巷道,慢慢看巷子两旁的古屋。

    走在巷子里,人们会刻意地去寻找自己的姓氏,我也一样。走到每间屋子前,我首先看门额上的牌匾、再看门上那张贴着姓氏的红纸。一条古巷走尽,我也没找到“翁氏祖居”、“翁氏”这样的牌额或字条。先生之前来过,笑着说:你们翁姓是小姓氏,祖居许是没有,我上次来走了一大圈,都没有找到我们谭氏祖居。新建的祠堂也没看到有谭氏、翁氏的。

    “或是在巷子深处,你没找到。”我还是希望可以看到翁氏祖宅的。

    “‘珠玑古巷,吾家故乡’,我们都走了两圈了,还是没找到我们谭氏祖居。”抬头看到珠玑巷的“珠玑楼”上的那块石匾,对没能找着自己姓氏的祖居,女儿始终觉得遗憾。

    转身,发现一个提拎着装有祭祀用品的篮子的老太太跟在我们身后,或许是她听出来我们是广东人,用白话问我们要不要买点祭品拜祭拜祭祖上先人。我请问她,谭氏和翁氏的祖居在哪?老太太回答说她不知道,让我们自己到其他巷子里再看看,然后对我们点了点头,提着篮子离开了。

    “这奶奶真是有礼貌!”女儿大赞。“我们去别的旅游景点,也经常遇到向游客兜售物品的人,没见过这么有礼貌的,他们都会缠着你买他们的东西,这位奶奶只是问我们要不要,我们说不要,她不再缠,还礼貌地点头。”

    这位老奶奶,让我对珠玑古巷的好感徒增了几分。

    古巷的两边,随处可见的是一个个小铺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姓氏祖谱。每个铺子前,我都会问:有谭氏和翁氏的祖谱吗?回答都是否定的。甚至连刻着姓氏的钥匙牌都找不到翁氏的,女儿找到了一个刻“谭”字的钥匙版,高兴地买了,聊以安慰。

    走在巷子里,偶尔会遇到三两个游人,许是少见景点如此清静,相遇时,我们会不自觉地点头示意、微笑。

    “妈妈,这是广东第一巷?”走着走着,女儿问道。

    “是呀,我查过资料的,珠玑古巷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广东最美的街区’。”我回答说。

    “珠玑巷是古代中原与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这里的古楼、古塔、古榕、古建筑遗址都保留得很好,古巷整体和谐,有美感,依稀可辨当年的风貌。你再看,屋前的老人,一脸的祥和、满足,说明现在这里的人民生活富足美好,这样的地方,不美吗。还有刚刚我们遇见的老奶奶,她的从容,也是很美。” 我与女儿边走边聊边欣赏美。“珠玑古巷的美,美在她的历史、她的故事,她是岭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的完美结合地,最能代表独特的领南文化。”

    穿过一条横巷,我们来到了祖居纪念巷,巷子里新建了一排排祠堂,是大批珠玑巷后裔回来寻根问祖而修建的。我觉得,这些金碧辉煌的宗祠,与古朴的珠玑巷不搭调,影响了古巷的美。而先生却说,无论是旧祠堂还是新祠堂,这一座座祠堂里存放着的都是珠玑后人对先辈的怀念和对故土的眷恋。

    新与旧的美是相融的。

    怀着对先辈的敬意。我们慢慢地从一座座祠堂前面走过,把一个个姓氏轻声念颂。然后驻立在“先祖遗训”石碑前,认认真真地读了一篇先祖的遗训:“策马登程注异疆,任从随处立网常。丰深水境犹吾境,日久他乡是故乡。早晚莫定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殷勤耕读宜安分,三七男儿总炽昌。”

    铭记祖先对我们的训导与嘱咐,是对祖先最好的纪念。

    参观了博物馆、拜谒了胡妃庙,穿过美丽的荷花池,我们回到珠玑门楼前,仔细地从“珠玑古巷南迁姓氏名录”中找寻自己的姓氏,再回头望一望安静的古巷,然后依依作别珠玑巷。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7-8-22 09:54:58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7-8-22 15:56:54

回 1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的来访与支持!问好!

煤缘 发表于 2017-8-22 17:19:27

回 2楼(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煤缘 发表于 2017-8-22 17:19:38

赵老师辛苦了!

煤缘 发表于 2017-8-22 17:19:50

问好赵老师!

羊君 发表于 2017-8-23 09:21:52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支持专页!

羊君 发表于 2017-8-23 09:22:06

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辛苦!

羊君 发表于 2017-8-23 09:22:20

回 5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三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玑古巷寻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