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诗词有感
作者 蔡小全 嘉兴石油当年的苏轼被称为拗相公,据说此公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在戏谑前朝也有此种人同时,不由佩服拗相公其胆识非凡。他在朝面对君王和同僚。君子伺候不好就是猛虎,可拗相公执拗坚持甚至不以一己得失沉浮为念。同僚相处不成就是对手,朝中党派分立,拗相公坚持己见不入俗流。以前读东坡居士的词,只觉其气势恢宏却又雅致非常,而且此公也敢于引经据典,敢问青天,豪迈的赋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敢说“今夕不知何夕”,划一支扁舟游荡在月下烟波浩渺的赤壁之下。
今日再读,更多的却是感怀其《江城子》中夜梦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已成往昔,昔年小儿女无处寻觅,唯遗形只影单“无处话凄凉”,多情与相思却为生死阻隔,即便另一个世界再见,也只能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人生诸多无奈,当年携手盟誓要此生共老的佳人,已如黄鹤,即便执拗如东坡,也只能慨叹“春纵在,与谁同?”
多情如此的拗相公,其执拗并非真不识时务,他非常自觉的戏谑自己“满肚皮的不合时宜”,可见他的执拗源自他执着于做真人、真做人的追求。但是,古往今来、为利而来为利而往,有多少人不入俗流,能做自己?屡受打击的拗相公参透此间道理,但是做真人的惯性仍旧无法止韧,不过历经磋磨的他已懂得偷闲“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这就是士大夫最后能保留给自己的“骄傲”吧,即便整个世界都与我不容,我还可以退一步做个百无一用的书生,精神世界里能让自己真正开怀舒展。故此才有东坡词类于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今日“归去来兮”,“忘我兼忘世”,深觉“琴书中有真味”的滋味。
东坡居士对政务人事洞若观火,却为了不知分文却又物价堪比的抱负理想,执拗到朝不保夕、屡遭流放,被冷落于乡野。但是,试比当年即便君王,与又如拗相公在千古百世之后,仍旧赢得众多粉丝追捧共和。如此,倒不知该说是谁更聪明一些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可是,他能坚持自己的道理、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在大浪淘沙之后,更显执拗之难能可贵。
如此高才多情的东坡居士,虽为世俗杂物之烦恼,但他那“一点浩然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过眼的襟怀,对“人长久,共婵娟”的人间祝愿却一直值得我们发掘,吸取有用的精神养分。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 1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的来访与支持!问好!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辛苦了! 问好赵老师!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支持专页!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辛苦!回 5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三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