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他乡像首诗
作者 单修霞 江汉油田江汉油田坪北经理部采油管理二区P120平台大门边一具两米高的罐顶上,有个身影正在忙碌着,红工衣已被汗水浸湿。
巡检、抄资料、测电流、油井计量……他在井场、泵房、值班室、上下平台间跑进跑出,不歇脚地忙碌着。“今天过节,不休息吗?累不累?”我们追上问。
他脚步匆忙,丢下一句话:“过不过节都得干,工作量摆在那儿。”然后,又笑着补充道:“迎着抽油机走,对面的山便是白猪峰,工作疲乏时,就望望山顶的蓝天白云,看看山上的花草树木,心里会舒畅好多……”
“中午或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或许能抽空跟你们聊几句。”闻讯从厨房走出来的班长谭江军对我们说。紧跟着,一位圆脸的汉子也走了出来,他的衣袖卷得老高,两只手湿漉漉的,他叫刘许生,刚下夜班,本应回屋休息,因为是中秋,他和班长准备自己动手加几个“硬菜”。
P120平台采取24小时轮班制。站上员工各有分工。谭江军是昨天下的夜班,今天轮到他做饭;刚下夜班的刘许生帮完忙,11时和17时还要到野外巡查管线。
蒲远东还没回来。51岁的他已在外会战长达12年。他似乎已习惯了在外漂泊的日子。请他谈谈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他支吾半晌也没说上几句。在他看来,寂寞艰苦几乎是每一位石油人的生活常态。
他们在平台上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只要有时间,就一起爬爬白猪峰,比比厨艺。曾经开过餐馆的刘许生说:“如果总觉得苦呀、累呀的,就会一天比一天难熬。一定要把平台当家建,把身体照顾好,才能把日子过成诗,自己才不会觉得难受。”
中午吃饭时,蒲远东特意从菜地掰了六根玉米让大家品尝。玉米比较嫩,煮好后,吃起来非常甜。这是他专门从江汉带回来的种子种的。平常不管谁回家探亲,都会带一些菜种撒在平台上。吃着自己亲手种植的蔬果,自己喂养的家禽,既绿色健康又节约伙食费,而且,共同品尝来自家乡的味道,无形间也让他们的心靠得更近。
晚上,他们摆了一条长凳,坐在平台的场院中,把手机视频打开,让远在江汉的亲人和他们一起欣赏坪北的月亮。白猪峰上的月亮特别高,特别圆,特别亮,这是江汉没有的。 欢迎老师阅读!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辛苦了! 问好赵老师!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辛苦了!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二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