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厦门
作者 张晓武 绍兴石油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油生外出走走的冲动。我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时隔六年后重游厦门,想来应是有了些莫名的牵挂。而儿子高考的结束,倒也成全了这份念想。
厦门午后的阳光虽是有点火热,却丝毫不减我对于厦大的思慕。都说“百闻不如一见”,随着人流的攒动,不知不觉中已踏入了“最美大学”的校门。纵是有千般的猜想,仍无法掩饰与之邂逅的那刻惊喜。依山傍水的校园内,到处是绿树成荫、草木葱翠。幽寂闲适的情人谷,静谧婀娜的芙蓉湖。点缀着曲径小桥、茅舍亭榭,恍若置身于一幅世外桃源。
而厦大的美,不会仅仅只是些湖光秀色,也绝非是我邀儿子此行的目的。当浏览着展厅中一幅幅灰白的相片时,你仿佛已与厦大的艰辛历程同呼吸、共命运。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也更能让你细细品味到囊萤映雪的勤学精神。
临行前正准备在嘉庚像下留影,忽然,几个身着学士服的女孩突兀地插了进来。示意时,脸有愠色的儿子悻悻地退了出来,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她们雀跃、欢呼。是啊,在厦大的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你们聆听过胡里山炮台的隆隆炮声,沐浴过普陀寺的暮鼓梵音,更感受过白城沙滩的潮起潮落。此刻 ,你们丢下矜持、放飞张扬,无非是想在这里的舞台完成最美的谢幕。草坪上的芒果树,已是硕果累累;芙蓉湖畔的那几株凤凰树,却是火红依旧。毕竟,我们都是过客。
濒海的城市,海似乎永远是主旋律。这对于很少接触到海的我来说,便是有了一种渴往。厦门又称“鹭岛”,岛的内侧是鹭江,而位于外侧的环岛路便是绝佳的观海之处。从厦大的白城一直到椰风寨,你可以尽情饱览海天的色彩:黄白的沙滩、幽绿的椰树,清新的海风中,几乎闻不到一丝咸腥味。厦门的海是蓝绿的那种,而天仿佛永远是蔚蓝的,随意地徜徉着几缕白云。说到颜色,最代表厦门的应该是红吧!那橘红的砖瓦,火红的凤凰木,还有那绯红色的三角梅……
鼓浪屿是距厦门岛不远的一座离岛,最近的码头乘船过去也不过五六分钟。日光岩是岛上海拔最高之处,相传郑成功曾于此驻兵操练水师。岛上最多的便是榕树,像一位位虬髯满颊的老者,几百年来默默守候着这方水土。还有许许多多的热带植物,更是充斥着每个庭院别墅。而岛上形式各异的建筑,也使鼓浪屿赢得了“万国博物馆”的雅号。置身于小岛,在唏嘘那段屈辱近代史的同时,可以惬意地感受到南洋风情与异国情调,也更能深刻感受到,西风东渐下中西文化的悄然融合。此次行程前,偶然在网上看到了鼓浪屿荣登了“世界文化遗产”殿堂的消息,当也是可喜可贺了。
厦门的吃自不用多说。品尝过特有的沙茶面、海蛎煎、土笋冻后,我选择逃离了这种嘈杂。相比于味蕾的享受,我情愿做一个孤独的旅者。沿着中山路闽南风格建筑的骑楼,一路漫无目的地前行。沿途中不经意时的一座牌坊,或是一处寺院,都能使我情感久久地驻足。而无论是古朴的红砖大厝,还是中西浑然的名人庭院,总能令我这个看惯白墙黛瓦的视觉,给予一份独特的惊艳。
也许对于这里的久居者,厦门只不过是个名词罢了。但对于我一个外来的游客,却是有着完全不同地发现:厦门的本岛或许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又或许是其富足的生活姿态,竟是显得如此的气定神闲,节奏中更是充满了一种禅意。远离了喧闹的景点,你便能从行人步履的快慢中,很快分辨出哪些是外来的游客,哪些是常居的原住民。如果不是目睹每日里的熙熙攘攘,我宁愿相信我是滞留在一座时光的隧道里。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厦门,不同的视角便有不同的体会。如果让我选择家乡外的一个城市,那厦门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如果让我在尘世中获得满足,那我更愿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太给力了! 祝赵老师周末愉快!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回帖支持!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辛苦!赞一个!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末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