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山青学子助力家乡基层团组织建设
大众网济南8月31日讯(通讯员 程子林) 为创新探索“青马工程”,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磨砺品格,深入推进“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凝练学校“青年”“政治”特色。经团省委组织部同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于2017年暑假继续开展“青春引擎”基层团组织建设助力实践育人项目,经个人申报、学校团组织审核、线上团务培训等环节,237名大学生骨干分赴山东省及省外各县(市、区)团组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实践锻炼。截止到8月31日,挂职活动已经圆满结束。http://edu.dzwww.com/dzjyxw/sdjx/201708/W020170831409989405565.jpg学生参与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的团代会的召开 通过一个月的实践工作,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挂职锻炼是自己收获的一笔宝贵财富。基层团组织日常事务繁多,除了负责上级团组织的基本工作,还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如基层团组织负责共青团小草学堂、“金晖助老”青春志愿扶贫、驿站执勤、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等等工作,除此之外,山东省及省外各县(市、区)团组织也在积极开展各地独具特色的活动;挂职的同学们在各地团组织挂职过程中,不仅深入了解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更挥洒了自己汗水,贡献了青春的力量。
“用细心、耐心、责任心,努力做好莱芜团市委交办的各项工作,展现团校共青团员的良好精神风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闫传明在实践锻炼伊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实践锻炼过程中,实践队员坚持以工作促学习、以学习促成长,克服各种阻碍,经受重重考验,提升了实践能力。“在工作中,应该全身心融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基层团组织建设。”在威海市环翠团区委挂职实践的外国语学院的程子林这样定位自己的实践工作。回到家乡在贵州省沿河团县委挂职实践的文化传播学院的张峰在实践第一天就参加了团县委书记办公会,会上被指派负责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志愿服务工作,组织了130余名志愿者青年在县城主干道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他表示,自“青春引擎”项目启动以来参与了4期挂职锻炼,对共青团工作、基层政务工作由生疏到熟练,由低效到高效,由被动到主动,这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所有挂职的同学能够守正出奇,展现出团校学子风采。自项目启动以来,我校实践队员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工作表现,多次受到当地基层团组织的称赞和认可。
http://edu.dzwww.com/dzjyxw/sdjx/201708/W020170831409990053462.jpg挂职于威海市环翠团区委的程子林和沙晓雨与两位副书记合影 据了解,实践队员主要协助挂职单位完成活动策划组织、新闻采编发布、志愿服务推广、青少年权益保护、创业就业帮扶、创城迎评等日常工作,并在当地团组织广泛开展调研,收集一手数据,就地转化为挑战杯、调研山东研究课题,以调研报告、学术文章等形式为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献计献策。
“青春引擎”助力基层团组织实践锻炼是依托学历教育学科专业、理论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团干部教育培训的资源优势,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的基层工作创新,凝聚“青年”、“政治”特色的重要举措。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切实提高我校学子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青年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学校和地方团组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据悉,学校于2015年启动“青春引擎”实践育人项目,依托寒、暑期社会实践累计选派了400余名大学生骨干分赴山东、贵州、黑龙江等地基层团组织实践锻炼,该项目获2015年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16年获批国家级和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