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闵行职工劳动法律知识竞赛构建起劳动法“知识库” 引万人参与
据《劳动报》报道,为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构建“四方联动”工作格局,探索多元参与下的劳资矛盾协调机制,日前,闵行区总工会联合区司法局、区人保局、区文明办、区人民法院共同举办的“闵行区2017年职工劳动法律知识竞赛”落下帷幕。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姜海涛,闵行区委副书记于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倪学斌,以及闵行区相关部门领导、各街镇总工会主席、各晋级决赛企业职工等400余人来到比赛现场。“真人秀”让知识入心入脑
“作为一名高温作业的工人,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和进行劳动保护?”“遇到股权变更、企业重组,该怎么应对?”“企业突然搬迁,职工如何维权?”一系列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引人深思。在刚结束的决赛现场,第三轮以案说法的环节,赛上邀请了职工表演者把现实中常常会遇到的法律问题,编排演绎成一幕幕情景剧,极具感染力。富有代入感的出题形式,引发了在场选手和观众的共鸣。5支晋级决赛的队伍针对相关法律知识点,展开精彩分析。随后,人民法院梅陇法庭庭长徐剑虹等三位专家评审应邀对现场选手的回答给予点评。现场职工观众们对此环节表达了高度赞赏,“这种出题形式让人耳目一新,由此获得的法律知识,更入心入耳入脑。”
历时3个多月,经过层层选拔,七宝镇的上海宝鼎酿造有限公司、梅陇镇的上海世达机械工具厂有限公司等5支队伍,从闵行区200多家非公企业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在历经了成竹在胸(必答题)、眼疾手快(抢答题)、明察秋毫(案例题)三轮激烈角逐后,来自江川路街道的上海敏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表队斩获一等奖。
万人参赛扩展深度和广度
据了解,此次活动通过区政府牵头,社会力量协同,企业和职工自主参与的形式,达到多方协作、共同推进的优势,取得了良好成效。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该区各街镇、园区、企业和职工积极组织参赛,尤其是非公企业和职工的参与积极性持续高涨。
本次赛事还开启了线上、线下联动答题模式。线下竞赛以非公企业组队参与为主,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初赛报名参赛的非公企业代表队多达200余家。复赛将全区分为北片、中片和南片三个分赛区,晋级团队按所属街镇片区参加复赛,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从初赛到复赛,参与竞赛的观众人数已达数千余人。线上竞赛的答题通道向所有市民和职工开放,自7月中旬拉开帷幕,一个月来参与答题的人数达万余人次,其中400名职工群众获评“劳动法律知识小达人”称号,社会反响热烈。
充实职工的法律知识储备
闵行区总工会表示,竞赛活动以文明守法,共创和谐为目标,以普及职工劳动法律知识为重点,大力引导广大职工知法懂法,学法用法,同时规范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的用工行为。在竞赛组织过程中,主办方通过精心选编劳动法律知识,不断充实竞赛题库,内容涵盖《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等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多部法律法规,以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重要内容。同时,线上、线下发布答题攻略,持续激发职工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帮职工构建起劳动法律知识“宝库”。
不少参赛非公企业反映,通过备战和参赛过程,不仅对规范用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增强了企业的团队凝聚力。职工通过亲身参与,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遵纪守法、理性依法维权的意识得到了提升,充满了获得感和满足感。
闵行区总工会副主席于璐表示,在比赛中,主办方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发扬重在参与、共同提高的精神,线上、线下共同把法律知识送到职工身边,做到寓教于乐、寓理于心、守法于行。今后,这样的活动会常态化,为在全区范围内尽力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助力闵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而不断努力。
(原标题:沪闵行职工劳动法律知识竞赛构建起劳动法“知识库” 引万人参与)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13/img/end_news.png 本文来源:东方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