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积极安置南疆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
根据新党厅字【2017】49号《喀什、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三年规划(2017-2019年)》文件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东疆3年将转移安置10万南疆少数民族劳动力,接到上级通知后,中建三局迅速响应,紧急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已经分三批次共接收了133名来自南疆和田地区的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并将他们安排到乌鲁木齐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项目工作。
精心策划 情暖人心
http://xj.people.com.cn/NMediaFile/2017/0914/LOCAL201709141035000038328978202.JPG
6月24日下午,第一批次南疆少数民族工友到达乌鲁木齐,一下火车便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产业园早已安排好食宿及欢迎仪式。
“我们会尽快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先进的知识,尽早实现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吴金龙说。
“公司对我们太好了,新衣服、新被褥、生活用品……甚至连接站的大巴车也挂着大红花,漂漂亮亮的。”来自和田县的库尔班·吾木尼亚孜刚一开口,就引起了工友们的共鸣。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把南疆城乡富余劳动力安置转移就业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提前着手准备,精心组织谋划,主动安排岗位,联系对接服务,切实让少数民族工友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综合培训 加速融合
http://xj.people.com.cn/NMediaFile/2017/0914/LOCAL201709141035000416949288785.jpg
“刚来的时候,管理人员说啥我也听不懂,也说不了汉语,非常麻烦。去了小卖部有钱都买不了东西,商店老板不知道我要啥东西,比划了半天也没搞明白,多亏了项目上给我们请的老师教我们,现在我已经勉强能用汉语和周围人交流了。”玉素甫·斯拉木说到。
语言交流是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难题,产业园项目专门聘请维汉双语老师,为南疆少数民族工友进行汉语培训。同时,由于生活习惯风俗的不同,南疆少数民族工友极度缺乏时间观念与集体生活观念,为此项目部特别聘请了一位懂维语的退伍军人,专职对民族工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军事化集训。
“军事化集训是提高南疆工友们的体能、纪律、执行力、团队协作力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与此同时,每天定时升国旗、定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项目副书记刘静说到。
人文关怀 促其成才
http://xj.people.com.cn/NMediaFile/2017/0914/LOCAL201709141036000044839782525.JPG
为民族工友进行免费爱心体检;联系银行为民族工友统一办理工资卡;联系运营商为民族工友统一购买手机、办理电话卡;定期举办篮球、桌球等比赛、舞蹈晚会、烧烤活动等等,一连串的关怀措施让民族工友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努力工作,早日改变自己及家人的命运。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手机、银行卡,还有了很多新朋友,真是太开心了!”买买提江说到。
“我一定要学好汉语与英语,争取拿到大学毕业证,好好工作,改变命运。”24岁的艾则孜·麦提尼亚孜本来失业在家,来到三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28岁的麦尔丹·海麦尔原本在河南打零工,来到三局后,他主动提出要学一门技术,项目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水暖工种的岗前培训,现在他已经能独立完成管材的切割与焊接。“我终于学会了一项技术,我在这里非常开心,我以后一定要在公司好好干,早早成个家。”
中建三局乌鲁木齐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项目员工在和南疆民族工友的朝夕相处中,感受到了他们强烈地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全体员工立誓,将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融入项目大家庭,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生活。(李涛)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