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9-17 10:03:15

辽沈首届书法大赛启动两日 超4000人报名

昨日是辽沈首届书法大赛正式启动报名的第二天,截至晚11时,报名人数已经突破4000人。
目前,参赛选手大多数来自沈阳市大东区盛京小学、皇姑区三台子第一小学、岐山一校、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辽宁省实验学校浑南一中。
参赛学生家长坦言,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习书热情。
硬笔作品多 软笔作品精
下午3时许,正在对报名的作品进行梳理和统计时,后台的报名作品忽然蜂拥,一整页很快报满,短短20分钟内,就有50人上传作品。
参赛学生的作品大多以诗词、名言为主,也有的同学上传的是日常的书法课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学会写字,就参加了本次比赛,并留言表示自己的积极参与是为了将来打好基础。
就目前提交的作品来看,报名参加硬笔组的作品数量较大,软笔组作品的质量相对较高,每一幅参赛软笔书法比赛的作品都颇具心思,很多已经进行了装裱。
"这是正常现象,软笔作品的学习难度要远远高于硬笔作品,如果不是专门进行学习,一般家庭连笔墨纸砚都很少准备。就目前报名的作品看,虽然软笔的作品不多,但是水平很不错,可以说这些年的书法进校园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次大赛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克表示。
盛京小学 每天中午齐练书法
本次大赛中,大东区盛京小学的学生们积极配合,热情高涨,仅报名通道开启第一天,盛京小学报名人次就突破500人。
盛京小学德育校长李华介绍,盛京小学是沈阳历史较悠久的一所学校,至今已有331年的历史。在这样深厚的历史底蕴浸润下,学校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书法的传承。
为了整体提升全校师生的书法素养,学校号召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发展。学校有专门的书法教室,名为"魁堂",为了培养学生们学习书法的兴趣,还组织师生参观制笔工艺,邀请著名书法家进校园为师生进行软笔和硬笔书法培训。
"要教好学生,我们老师自己也要写得好。张丽娟校长首先加强教师书法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写字技能和书法教学水平,号召全体教师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书法,每人每周上交一份作品,促进全体教师的书法水平迅速提高。针对全体同学,每天中午统一时间安排书法练习,同时将书法课纳入课表,一二年级每周一次学习硬笔书法,三到六年每周一次软笔书法课。学校不仅为孩子们统一准备了笔墨纸砚,还聘任了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四年来,学生书法水平整体全面提升。"李华介绍。
1867票 一年级小学生暂列人气榜首位
本次大赛的作品评选以亲友网络投票和评委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截至9月16日晚8时,大东区盛京小学一年级学生周子涵的软笔作品《爱我中华》以1867票数取得了目前网络投票最好成绩。
"她才写了不长时间,也就半年吧。"周子涵的母亲介绍,子涵是5岁开始接触美术的,"本来是冬天的时候,下楼少,她自己愿意画画,就让她自己在家练习,逐渐就开始写字了"。
"她现在就是自己在家里练,每天写完作业,用描红本写,要写半小时吧。"周子涵的妈妈表示。
专家评委专访
省书协副主席赵博海:学书法要有奉献精神
沉吟片刻,赵博海提起了手中的毛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是我们采访到最后,说起要为孩子们写点什么时,这样一幅对联出现在赵博海老师的笔下。
从农村娃到书法名家、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这幅对联的内容可以说囊括了他的奋斗历程;"学书法要有奉献精神!"他对自己说着,也是对所有学习书法的孩子们说着。
农村娃学成书法名家
赵博海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写了一笔好字,是当地的文化名人,每逢春节就看父亲为左邻右舍写春联。
受父亲影响,赵博海的字也写得很好,"从小学开始,就总写黑板报,每周都要换内容写。当时也没有条件进行正规学习,就是自己琢磨。到了中学,我们有一位数学老师张大奇,他的书法很好,还在学校里展示过,对我很有影响,初中时我就开始用自己的作品参加一些书法展示。"
当时同学们都夸他字写得好,老师也夸他有书法天赋,这让赵博海积累了雄厚的自信心。
"很多时候,能不能坚持下来,能不能最终成功,凭的就是一股劲,一种发自内心、来自身体最深处的一种力量。而自信,往往对这种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赵博海回忆他早年的书法经历。
19岁,赵博海参军到了上海,两年后又考入军校。
"在上海真是开了眼界,别的不说,街上那些题字、匾额都是非常好的书法作品。参军有了津贴,就开始买字帖。"
这期间,赵博海自己临摹了大量的古帖。当时上海著名的篆刻家高式熊曾亲自指导他篆刻,赵博海的书法生涯也是从篆刻起步的。1983年起,赵博海的篆刻作品两次在《空军报》发表。
"我那时主要是自己看书、临帖。但是也经常遇到自己琢磨不明白的地方。有一次我就问高先生,篆刻时怎么执刀更好。高先生说了一句话:执刀、执笔都无定法。这句话一下子就让我思路打开了,就是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方法决定了效果。"赵博海表示。
1988年赵博海调回沈阳。
"参加了不少书法创作培训班,上了书法函授大学,还参加了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临帖班。从这开始我才算正式系统地学习书法。以前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但是到写字上心里还是没有底。通过这些系统的学习,我才开始明白,学书法首先是要学古人,按照古人的方式方法写。"赵博海介绍。
1999年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上,赵博海获"全国奖",这是当时全国书法界的最高奖。
此后,他的作品屡屡获奖,现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兼职教授。
学书法要有奉献精神
接受本报的这次专访,是因为赵博海接下了本报主办的辽沈首届青少年书法大赛专家评委的"差事",作为专家评委之一,他将在活动期间亲自走入校园为孩子们上一堂书法课:"我一直都有个想法,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写字。"
"现在人们更习惯使用电脑,用键盘输入,不用说书法,就是平时写字人们都快忘记怎么写了,这太可怕了。这几年的书法进校园活动非常好,但是客观上讲,师资力量还有欠缺,书法已经在如今的一代人中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断层。"
为此,他一直坚持积极参与沈阳市中小学教师书法教育培训,"书法要从娃娃抓起,书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技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也是有技术含量的,技术上想要普及提高,就要从小培养。而培养孩子,就必须先从老师抓起。只有老师会了,才能带动孩子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
"其实书法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我认为书法不仅是字形结构和线条质感的有机结合,更是以笔为工具,通过表现汉字进而展示其真性情的一个平台。可以说,书法是一面镜子,能真实、形象地展示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书法的魅力所在。至于怎样写好书法,除了熟练掌握相关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人的修养,要笔耕不辍,勤学苦练,要长期、长年如一日地坚持临帖和创作。学习书法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其实这和社会上许多行业都是相通的,勤学、动脑加苦练,是成功的永恒定律。"赵博海说。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9-18 10:02:10

欢迎各位老师阅读,《劳动竞赛》版块祝您新的一周愉快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9-18 10:02:22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9-18 10:02: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沈首届书法大赛启动两日 超4000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