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期 体面劳动:奏响劳动光荣的时代强音——胡铁祥 黄强
从年初温家宝总理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到在“五一”劳动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让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连续表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者的充分尊重和深切关怀,表明党和政府对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体面劳动的巨大决心。让班组职工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应有之意体面劳动:奏响劳动光荣的时代强音
【主持人说题】
■深圳联明坪山冷气制品厂 胡铁祥
■重庆能源集团逢春煤矿 黄强
“体面劳动”(Decent work)概念是由国际劳工局局长胡安•索马维亚先生在1999年6月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来的。“体面劳动”意味着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和充分的社会保护。最近几年,“体面劳动”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然而,在与资本的博弈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丧失了议价能力。
实现“体面劳动”,首先必须让劳动者获得足够体面的收入。珠三角等地屡屡出现“民工荒”、招工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有的企业经济效益连年翻番,但不少一线职工的工资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认为,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工人待遇。当前劳动关系矛盾增多,预示着尽快出台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 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也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75.2%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
另一方面,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往往遭遇维权之困。以职业病为例,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在2005年超过两亿人。但由于职业病鉴定等种种难题,许多深受职业病困扰的职工却无法拿到索赔金。
2010年,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过后稳步回升,不少企业恢复生机,但是,工资标准过低也导致“用工荒”现象的蔓延,中国经济迫切需要提升产业结构,在倒逼产业升级同时,也要求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充分表明“体面劳动”本身所具有的强大魅力。
从年初温家宝总理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到在“五一”劳动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让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高层的连续表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者的充分尊重和深切关怀,表明党和政府对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体面劳动的巨大决心!
如何实现班组职工的体面劳动?需要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班组职工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首先,要保障班组职工安全健康。要把安全生产放在实现职工体面劳动的首位。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权利是实现体面劳动的最基本前提,没有了安全,职工的健康与生命就没有保障,一切“体面”都无从谈起。
其次,要维护班组职工劳动权益。要为职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享有知情权、民主管理权。民主管理是法律赋予职工的重要权利,也是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体现。
再次,要助推班组职工实现价值。在解决好职工的就业与收入问题的同时,必须把实现体面劳动的重点放在职工潜能的发挥与自我发展上面,创造各种条件让职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职工充分享受到自我成长和成才的乐趣,实现人人都有成长渠道,个个都有发展平台。
最后,要彰显班组职工人格尊严。每一名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职务、工资收入、能力奉献等可以不同,但其人格和尊严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尊卑之分。让班组职工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体面劳动的终极追求。企业的发展、效益的提高是班组职工辛勤劳动、劳动奉献的结果。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使职工生活质量与企业发展效益同增共长,才是真正的体面劳动。 夏老师您辛苦了!!!恭喜各位上稿的老师!!! 祝贺祝贺! 体面劳动彰显劳动者的尊严,关键是彰显劳动者的价值和回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