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长江源头的“80后”警花
来源: 青海日报她,从警8年来,从普通民警到副政委,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无怨无悔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情。
她,扎根基层,敬业奉献, 始终带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做工作,用“警”的威严和“花”的柔美展现了新时期的女警风采。
她就是治多县公安局副政委松毛。
治多县因地处长江源头而得名,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县。作为一名藏族女警,“85”后松毛,生在治多,长在治多。在同事们眼中,生活中的她爽朗、大方、热情,工作中的她认真、扎实、能干。2009年经过招警考录,松毛进入了公安队伍,成为了治多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2013年,松毛任治多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在工作期间,她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形成了独特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的工作能力。积极为困难女民警及辅警争取工会救助资金,组织青年女民警开展环保活动、参加全县文艺节目汇演,并以情景剧“我是一名女警”生动演绎女警的生活、工作,多次组织女警开展以毛线编织衣物的“亲手编织献爱心”,使得34名儿童穿到了女警亲手编织的爱心毛衣。作为老党员的她不忘带新人,她作为入党介绍人,在一年时间里介绍5位新警加入中国共产党。
针对宣传渠道闭塞、宣传面狭窄的问题,松毛积极联系,设立了“治多公安”微信公众号,切实拓宽了治多公安工作的宣传面。自2016年启用了新版治多县公安局内网网页,实现了简报信息无纸化。根据工作安排,她创办了“治多县公安局警史馆”,在编写材料、收集文物期间,她常进出库房、走访老公安、翻阅历史材料。经过努力,治多县公安局办公室多项工作形成了特色,形成了闪光点,在全县、全州中均走在前列。
松毛用自己的踏实创造了一项项纪录,仅48小时完成了治多县公安局有史以来级别要求最高的警卫安保方案。截至目前,由松毛编发的简报约有2300余篇、调研材料53份、各类文件及方案1600余份。在这一串串看似枯燥无聊的数字后面,凝结的是一个人民警察对党和人民的忠心。
热爱生活的松毛,是个热心肠。住在治多县城的代吉老奶奶是一位孤寡老人,身边只有身患重病的弟弟陪伴,弟弟多年卧床不起。松毛了解到情况后,带领办公室民警三四个人,定期去打扫卫生,轮流照顾他们的生活,一直坚持了一年多,现在代吉兄妹生活在治多县敬老院,由政府供养,松毛也放心了。2013年5月,松毛了解到一个寄宿小学的6年级学生陈莱多杰,家住离县城百余公里的扎河乡,父母离异,生活没人照顾。松毛把陈莱多杰带到自己家,管吃管住20多天,在松毛的悉心照顾下,陈莱多杰顺利小升初,现在还和松毛保持着联系。
正是凭着对工作的极大热忱和勤劳踏实、兢兢业业的工作,近年来,她先后获得三等功一次、“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治多县巾帼标兵”“ 治多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作为人民警察,守护百姓平安就是我们的职责,群众满意是我们最大的荣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职责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守护一方平安贡献自己的力量。”松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本报记者 魏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