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0-7 15:56:49

“一把手”要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陈国仕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的同时,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政治担当,党的各级“一把手”必须肩负起这种重大政治担当。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把手”新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把手”要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党的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标志着我们党自觉把握和运用执政党建设规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路的提出,找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管党治党建设的方向和途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是对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各方面同向发力、整体推进,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一把手”要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责任。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被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干扰、妨碍组织审查”。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政方针,是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赋予党的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新修订《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中关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要求进行细化、具体化,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要求以及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条文,更加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就要求“一把手”树立起全面从严治党大政方针政治担当责任,提高党驾驭全局、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内没有特殊党员,没有特殊组织,全党是同一部党章、同一套纪律。全面从严治党,同样要用纪律和规矩这把尺子去衡量,一寸不让。各级党的“一把手”要把握一个标准。不管在哪个企业、行业,哪个部门、单位,只要是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就得按党章和党的规则办事,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贯彻,从严治党要求要落实,党的纪律和规矩也都必须遵守。
  “一把手”要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思路。古语云,上下同欲者胜。作为“一把手”要有这样的政治担当具体思路:一是要有向中央看齐的正确思路,党中央已经作出表率,全党要向中央看齐。对各省区市来说,密切联系实际,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既是体现责任担当的方式,也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不二法门。二是要有“两个责任”的正确思路,串起全党上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链条,以严明的纪律问责压实各地区各部门反腐败工作。三是要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正确思路。通过“八项规定”落实,狠抓“四风”,解决了“四个自我”问题,赋予作风建设新的内涵。四是要有惩治腐败的正确思路,抓好纪律审查、巡视、追逃追赃等工作。五是要有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正确思路,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了法治化轨道。六是要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正确思路,找准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七是要有“三不腐”机制的正确思路,明确以惩促治、标本兼治逐步解决腐败问题的基本思路。八是要有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保证各级纪委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九是要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正确思路,提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效性。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把手”新的重大政治要求
  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严肃党纪政纪,就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人民群众的利益。2015年7月15日,湖北省纪委公开通报5起因落实监督责任不力受到责任追究的典型案件。这些受到问责的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如果能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所在单位的问题也许就能及时得到解决。事实表明,党的各级“一把手”决不能爱惜“羽毛”、当老好人,而要勇于动自己的“奶酪”,甘当“燃灯者”,始终秉承改革精神和担当意识。今日中国的改革,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一把手”必须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向自己开刀,动自己的“奶酪”。这是必然经历的阵痛,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更是释放改革红利、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应有之义。敢啃硬骨头是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的关键,考验着“一把手”推动改革的勇气和甘于奉献、奋力拼搏的精神,需要“一把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
  用统一的新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标本兼治统一的新思维。“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 “治标”奠定“治本”的基础,先打几场漂亮的“歼灭战”,寻求“治本”良策,在打出“组合拳”中,探究原因、发现特点、寻找共性、总结规律。二是坚持纠正与治理统一的新思维。坚决纠正“四风”,治理一个地区、一个领域,增强了纠正与治理方法论的运用和操作。三是坚持自律与制约监督的统一的新思维,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和法治下运行。四是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新思维。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人民性是最大的党性,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以坚强的党性强化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五是坚持“国家治理体系”“惩防体系”“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统一的新思维。六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统一的新思维,根据宪法治国理政,依据党章从严治党。
  用严实的作风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神圣职责。天下事必成于严,也必成于实。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执纪监督,不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并发出通知、出台禁令,连点成线,持续发力,铁面执纪,严格追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处理7174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646人。这为党的各级“一把手”肩负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提出了政治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严”和“实”不可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真正落到实处,很重要的一条是紧密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从严治党的办法。这就需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形成“上下同严”的强大合力,把工作做实。
全面从严治党是 “一把手”新的重大政治考验
  “一把手”要有道德修身的品质。德之不修,行之不远。规章制度、纪律规矩再严明,也要靠有德之人来执行和落实,“失德”只能走向堕落。道德修身的品质是使人向善,是纪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为“官”从政,更要遵循道德规范,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新时期涌现出的郑培民、沈浩、王瑛、杨善洲、罗阳等优秀干部,不仅是道德高尚、执政为民的楷模,也是遵章守纪、廉洁奉公的典范。“落马”的党员领导干部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失德”问题,有的骄奢淫逸,有的以权谋私,有的家风败坏。从近两年查办的案件看,“一把手”岗位上腐败易发高发,违纪类型多样。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在工作当中发现了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管理的一大批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市县和厅局的一把手。2014年第一轮巡视结束以后,海南、天津、山东三省市查办的涉及“一把手”违纪违法的案件达到400多件。
  廉洁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廉洁自律准则》围绕着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向全体党员提出了“四条规范”。作为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具有示范作用,能够对政治生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廉洁自律方面,理应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自我要求。落实廉洁自律准则,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典范。群众看党员,党员看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看“一把手”。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身边人,树立良好家风,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把手”要有制度执行的力度。徒法不能自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往往不是没有制度,而是缺少对制度有执行力度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和进展,与党的各项制度执行力的提高密不可分。从严治党需要制度支撑,比如巡视制度、派驻纪检机构制度、成立纪委干部监督室等,就是党中央依据党章规定,从形势判断和目标任务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廉洁自律准则》是向全党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一份行动书,要求全体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理解掌握和遵照执行。《纪律处分条例》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做到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一把手”要扎扎实实学习领会、贯彻执行两项法规,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准确把握好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全体党员和关键少数、正面倡导和“负面清单”的关系。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一把手”要有纪律底线的意识。全面从严治党既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管党治党,也要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如果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不力,教育不经常、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党员干部身上各种各样的跑冒滴漏、跑风漏气,脱轨越界、脱纲离谱就难以避免,久而久之,就会突破思想防线、纪律底线、法律红线,滑向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深渊。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党组织过硬,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有力,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就强,从灵魂深处与党同心同德,还可以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事实证明,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好,哪里的正风反腐就会出问题;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哪里的全面从严治党就有新进展。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管党治党的丰富经验启示我们,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六大纪律”立起来,管到位、严到份,教育才有说服力,制度才有约束力,监督才有制衡力,才能从源头上纠治“四风”、防治腐败。以纪律和规矩从严治党,就应该做到小错提醒、动辄则咎,使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逐步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维护整个森林的健康。守住“底线”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能领会德法相依、相得益彰的深意。
  (作者单位:中央纪委监察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把手”要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