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0-8 15:20:24

高棉的微笑

    文\西南油气分公司黄艳

    她离我们很近,直飞不过3个半小时,
    她离我们又很远,曾是9-15世纪盛极一时的高棉王朝的都城,也是消失了近400多年,被莽莽雨林盘裹、割裂、掩隐,被世人所遗忘的废墟一片。

    那一年的雨季,我来到这座旧都城,去目睹了她的宏伟与精湛,见识了她的极盛与落寞,感受了她与丛林盘根错节的爱恋,与历史长河爱恨情愁的述说。

    清晨,爬到吴哥寺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吴哥窟,一轮红日正潜伏在东地平线下,寺庙的轮廓开始慢慢影现,一点点清晰的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当那轮红日挣脱地平线,金光万丈倾泻而出时,我看见,刚才还只是模糊着的四面佛头像,突然活脱起来,每一尊佛塔都在微笑,每个微笑又都神态各异:有笑得含蓄,有笑得明媚,有笑得忧郁,有的得神秘,即便风雨蚀掉了某一处脸颊、某一处嘴角、某一处眉头,但那祥和的微笑在阳光下无处不在的舒展着,如一朵朵盛开的莲。

    阳光是最好的雕刻师,撒在悠长的回廊上,那光影在迂回转折处交替着,阳着那细密平滑的砂岩中闪烁的石英,也阴着被时光盘剥脱离的凹凸残缺角;撒在密集的廊柱上,投射出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影,外面人声鼎沸的喧闹似乎一下子被这些光影吸收,仿佛与那个凡尘俗世隔了几个轮回的漫长。

    阳光也是最好的魔术师,撒在那一面面浮雕的岩壁上,那凸出的眼鼻嘴、亮堂的胸腰腿,似乎在那一刻浮出了岩石,鲜活起来。

    我仿佛看见农耕桑织、娶妻嫁女、市井贸易……一片热闹、繁盛的生活场景;还有那婀娜多姿、翩然起舞的仙女们,神情矜持内蕴、头戴尖塔式头盔、下穿腰部缠绕的长裙、舞姿端庄;也看见刀剑相交、剑拔弩张、怒目圆睁的战争场景;似乎还看见元人周达观游晃在都城的大街小巷,观看着、揣摩着当地人的习俗、游览着高棉的山川河流、见证着吴哥庙宇修建的宏伟场景……

    也正是周先生这看似不经意的游览,回国后写下的那篇不经意的游记,才让这段历史有了佐证,才让这片由人类创造的繁华与精湛、宏伟与辉煌,在经历了自然界几百年的荒草蔓延,杂草丛生后又回到世人的眼中,真腊后人才知道先人们所创造的那个王国、那座城邦、那些庙宇……那其中发生了多少的爱恨情愁,多少的家国遗恨,未有只言片语留下,仿佛一夜之间遭废弃,隐退回了雨林,只有那缄默的石像,保持着亘古不变的微笑,证明这曾经的盛世并非幻觉,证明着人类文明的痕迹如此的精细隽永。

    走到蹦必烈,眼前满是被树根挤压,盘裹的景象,雨林发达的根系蛮横的从石缝中张狂而出,有如蟒蛇横卧、有如虎爪竖立、有如变异的巨型八爪鱼,盘得石块四处散落,裹得岩柱崩析瓦解,留下爬满藤蔓苔藓的雕像和四处坍塌的残檐断壁,任意的落下和堆重,说是废墟,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这里早没有了完整的建筑,有的只是繁华褪去的衰败和一个王朝覆灭的苍凉,有的只是人类退出后原始自然的荒芜侵占。

    雨来了,来得气势汹汹,惊天动地,

    我躲在先人们不用任何黏稠剂而建的石回廊下,石拱顶滴水不漏,我望着那些石块发着呆,在那个刀耕火种的时代,他们怎么做到的?怎么把巨大的山石拆分成块,又怎么搬运至此,如同孩子搭积木似的最后搭建堆砌成型?

    回廊边独树成林的榕树如同一把巨大的伞,那暴露在外粗壮的根系似有无数张开的嘴,如饥似渴“咕咚咕咚”大口地喝着,在这片自然历史与人文历史深度重合的地方,我好生迷茫,到底是自然改写了人文历史,还是人文历史改造了自然?

    雨后的空气润润的透着各种自然的味道,我一步一步走出吴哥城,一步步走向护城河上的石桥,依桥回望,那气势宏伟的建筑显露无遗的在天地间,雨林退避两侧如同守卫,护城河边一袭黄衣裹身的僧人出现在我视线,我端起镜头,在聚焦定格的那个瞬间,我看见那僧人轻咧嘴角,微微一笑。

煤缘 发表于 2017-10-9 08:26:02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煤缘 发表于 2017-10-9 08:26:10

赵老师太给力了!

煤缘 发表于 2017-10-9 08:26:22

祝赵老师新的一周快乐!

羊君 发表于 2017-10-9 11:58:31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来访支持!、

羊君 发表于 2017-10-9 12:00:43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帖辛苦!赞一个!

羊君 发表于 2017-10-9 12:01:03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一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