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绿煤采煤三队党支部强化党建工作护航安全生产
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李晓波
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采煤三队现有班组7个,职工103人,其中中共党员12名。该队自成立以来,先后攻克了煤层倾角达35-45度的大倾角和45-65度的极倾斜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队还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刘亚雄、全煤系统劳动模范杨富均、四川“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祝武、川煤“十佳”班组长蒋林等一大批先进人物,连队集体多次被省国资委、川煤集团和广能公司评为“先进集体”。
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该队党支部一班人立足工作实际,给出了满意答卷。近五年所采9个采煤工作面克服断层落差大,分别为1.7-2.7米,回采难度大,现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共生产商品煤215万余吨,安全上取得了连续19年无死亡事故发生的好成绩。
加强教育,职工队伍得稳定
前年以来,由于煤炭市场持续恶化,职工队伍思想空前活跃,稳定压力进一步增大。面对稳定压力,连队班子首先从自身做起,求真务实,当好领头雁。为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采煤三队从制度上强化队班子建设,规范干部行为,领导干部和管理者从吃苦耐劳和率先垂范做起,用言行带动全队职工,较好发挥了维稳“定盘星”的作用;在凝聚职工队伍工作合力上,采煤三队坚持结合矿井形势任务教育宣传材料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职工们在常抓常新的思想教育活动中,日渐深入地了解企业内外形势、明确工作努力方向、积极投身岗位实践,凝心聚力合力唱好扭亏增盈大戏;在井下各工作地点,该队积极组织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井下工作面与机、风巷划分责任区,为普通职工作出表率和榜样,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参与奉献、主动作为。在工作中,梁道平、吴必建、杜孝松、程甫富等12名党员组成了党员义务奉献活动小组,坚持不定期到一线开展义务清理溜子皮带浮煤、调整工作面直线度、检查支柱卸压情况等活动,受到了其他职工的好评,影响和带动了大家的奉献热情;同时,该队因势利导,发动全队职工学习典型,争当先进,坚持表彰奖励先进职工,极大地鼓励了全队职工,各班组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形成了全队上下齐心协力向前推动安全生产的良好工作格局。
强化管理,安全生产上台阶
煤矿生产,安全第一。2016年年初,采煤三队进班3132工作面,由于该面是矿井有史以来第一个俯伪斜工作面,坡度平均在35°以上,最大坡度达到39°,现场安全生产压力空前巨大。面对压力,该队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强化 “两联保、一大保”管理,为员工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环境范围。所谓 “两联保、一大保”,是让职工两人一组结成安全对子,在井上互相关心照顾思想联保,在井下作业现场安全联保,最终形成“一大保”——人人保班组,班组保全队,保证全队无工伤、无事故、无违法违纪,成功为员工的行为安全上了一道“双保险”。现场安全管理中,该队通过推行“岗位双述”、隐患排查和风险预控,使员工在本岗位和所管辖范围内,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可能发生的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提前进行安全预想和隐患排查,主动分析和查找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制定出危险防范措施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此外,还广泛通过师带徒、党员安全责任区、党员双无、“安全值班长”、“现场安全确认报告”等一系列活动最大限度实现安全与生产的和谐,保证现场安全生产的同时延续了安全周期。
勇于探索,科技创新增效益
近年来,该队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针对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大、设备故障频繁等问题,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定期组织攻关活动,倾心倾力、努力拼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2016年俯伪斜综采设备安装工作中,首先就遇到了调整支架篼绳长度,人为将支架水平下放导致支架容易侧翻,阻碍安全生产的痼疾,在困难面前,他们集思广益,及时改变原有支架下放方式为与切眼轨道成一定夹角下放,从而有效解决了支架侧翻力保障了支架稳固。新的操作工艺极大提高了功效,原本需用25天左右才能完成的67套俯伪斜液压支架安装工作,最后仅用17天就安全完成了;在其后的俯伪斜开采工作中,他们成功解决了机尾超前机头近二十米开采,防止片帮飞矸伤人,实现了安全生产商品煤40.8797万吨;2015年,该队采煤司机在采煤作业中总结发现,由于采煤机行走箱与机身配合不紧密导致作业中容易发生严重抖动,致使行走箱寿命缩短严重,影响生产的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经过连队技术攻关组现场攻关,他们在采煤机机身和行走箱上各焊接一块50mm(厚)×70mm(宽)×150mm(长)的钢板,并分别在钢板上钻Φ40mm的螺孔再用M36mm×300mm的螺栓将行走箱与采煤机机身紧紧的连接。采煤机行走箱与采煤机配合紧固,不再出现因行走箱与机身配合不好而产生严重的抖动,而且行走箱的使用寿命也得以大大延长,每年至少少更换近20个行走箱,节省时间200小时,从而可多生产原煤 40000吨,产生效益2干万元(40000吨×500元/吨),节约行走箱检修费用20万元(20个×10000元/个),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因更换行走箱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赏罚分明,责任落实严考核
采煤三队党支部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出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党员三责一岗》、《党员一卡双评三满意》、《三看三比两争先》等考核办法,及手指口述、应知应会、熟记三个案例和十种违章现象等安全文化活动日常抽查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奖惩办法,从对安全的认识、工作态度、责任及执行力、作业过程中的经常性表现、岗位工作技能水平、生产现场和工作流程中危险源的辩析能力等各个方面对职工进行每日跟踪考核,月底奖惩综合兑现。
2014年7月14日夜班,生产二班黄家伟在3231工作面机尾作业时,按作业规程规定:工作面空顶达1平方米时,必须打临时支柱。但黄家伟为了省工图快,未打临时支柱的情况下就准备作业,被矿安监人员逮了个现行,并定性为“三违”。根据考核办法,黄家伟受到了500元的处罚,跟班副队长和当班班组长也分别被罚款200和100元。
“有罚也有赏”,除了对“三违”进行处罚之外,该队还严格制定了每月一次的安全之星、安全班组评选办法,对安全生产突出者进行奖励。其中,安全之星每月奖励600元、安全班组每月奖励2500元。
据统计,该队近五年有40人次获矿安全之星和安全班组奖励。而公正的考评办法,有效的奖优政策也极大地营造了全队职工遵章守纪,干标准活,干放心活的良好氛围,为该队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9周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凝心聚力,劳动竞赛创佳绩
2017年,采煤三队结合矿工会安康杯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技术练兵和比武竞赛活动,促进员工在岗位上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保障连队生产、安全工作同时推进。他们坚持以国家一级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确保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面支护、安全出口及端头支架、回柱放顶、煤壁机道、两巷与文明生产、假顶和煤炭回收、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等项目均符合国家一级质量标准化要求。在此前提下,组织全队班组职工开展了多工种岗位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开展新老工人技术“传帮带”,使各工种岗位上涌现出了一批技术日渐过硬的岗位新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坚持深入开展班组、岗位劳动竞赛活动,先后在各班组之间开展了比安全、比产量、比工程质量竞赛活动,在群监网员、青安岗员中开展了“岗位作贡献、安全当先锋”竞赛,在各班组中开展了“优秀班组”竞赛等活动,这些竞赛活动极大调动发挥了全队职工的工作热情,挖掘了职工的工作潜力,在安全、质量、效益等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截至目前,该队实现了年年安全生产,无工亡、无重伤、无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工程质量标准化保持了优良品水平;今年,他们克服3132回采至停采线、3134采面战线长、夹矸厚达1.3—2.2米、坡度大等不利影响,大力开展“单产单进创水平”竞赛活动,在1月份实现月度产量10.13万吨,成功实现了“开门红”。为圆满完成矿井下达年度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