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17-10-17 01:41:00

天峨黑粽歌

首页/每日好诗
天峨黑粽歌
作者: 韦散木 2016年12月16日



天峨黑粽黑如石,阿婆门口持送客。自言家贫无长物,区区此粽送离别。送离别,正依依,粽叶黏米哪忍离。君不见,黑粽虽丑香馥馥,客吞入肠肠九曲。中有故乡春山泉,中有故乡秋豆菽。中有故乡草木灰,中有故乡心头肉。阿婆手自包,阿婆还自煮。煮罢送儿赴广东,煮罢送客赴京沪。提粽出门眼模糊,自揉蒸汽炊烟熏眼处。


点评
论今人旧体诗创作,多谓乐府、古体、词、散曲式微。甚至以为近体诗即可用来指称今之旧体诗。可是,我有这么一个也许不甚准确的印象:唐以前几无近体,可以勿论。求之唐宋以来古名家集中,或以数量,或以篇幅,近体诗大多不占优势,惟今人率尔操觚者,多作近体。盖近体有格律可循,虽乏卓见,亦谢高才,然依律填字,凑泊成篇,自非难事。况非毁传统格律以作五七字、四八句,并标明律绝者,于今比比皆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首《天峨黑粽歌》,标题显示其文体为“歌”。何谓歌?古体诗中歌行体之属。明代徐师曾在他的《诗体明辨》中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放情长言”,指出此体适宜歌咏;“杂而无方”,指其文体较为自由,没有一定大规。从句数上看,“歌”无定规,《天峨黑粽歌》二十句,容量超过律绝远甚。从字数上看,或三字句,或五字句,或七字句等,皆无不可。从语言来看,多或雅或俗,情味隽永。从平仄来看,每句平仄格式自由,如此诗,有五连平接两连仄者,有五连仄接一平一仄者。从用韵看,此诗以仄声韵为主,其中多入声字,如客、别、馥等,声情激越,而且两度换韵,杂有“依”、“离”平声韵,前两韵各只有两个韵脚字,其后一韵到底,相当自由灵活。
就其内容及表现方式而言,《天峨黑粽歌》把记事、抒情融为一炉。前四句以叙事起笔,作为抒情背景。首句用比喻手法点题,“送离别”三句转入抒情。其后,或如“君不见”三句直抒胸臆;或如“中有”四句,运用排比,寓乡情于其中;“阿婆手自包”四句,或言阿婆包粽、煮粽,或言阿婆送儿、送客;“提粽出门”两句,忽然来个特写:被送之人泪眼模糊,关合“送离别,正依依”之意,全诗到此戛然而止。离乡之情,定格在远行之“客”自揉泪眼的画面。“中有”以下十句,几乎每句一场景,或实或虚,变换频繁,类似蒙太奇画面拼接。
以此诗而论,不仅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高古,或《长恨歌》的律化相比,有所不足,而且与民国以来大量或学李、杜、韩,或学长庆体、梅村体者相比,亦似乏师承,有着明显的通俗化文本的特征。逮民国期间,矩鑊犹存,彼时作者,多腹笥丰赡,而今之作者不然,故难以驾驭古体。然则此诗以“黑粽”为寄情之物,以乡情为内核,体现了“歌”这种诗歌体裁“放情长言,杂而无方”的长处,无疑比近体诗更富于表现力。

特邀点评:莫真宝

▼ ▼ ▼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蒋浩 莫真宝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唐诗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杨克 杨庆祥 杨墅余怒 臧棣 张清华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峨黑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