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17-10-17 01:59:13

鹧鸪天.参观徐岙底旧址

首页/每日好诗
鹧鸪天.参观徐岙底旧址
作者: 小鱼自在 2016年11月25日



残瓦颓墙院落高,当年盛况尽潇潇。
青苔已满阶前石,老燕犹飞梁上巢。
文及第,武堪标,几人闲话到今朝。
农夫畦畔从容过,自在炊烟淡淡飘。







点评:
在全面都市化的今天,古村古镇,以其特有的文化气息,吸引了不少现代人的目光。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一股保护传统村落之风,然多以之为休闲观光之处,以之为寄托都市居民田园情思之地。位于浙江省泰顺县筱村镇的徐岙底古村落,就是这样的所在。词题中的“旧址”云云,大约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吧。

从题材来说,这首《参观徐岙底旧址》属于传统行旅诗之属,可归入现代旅游诗或山水风物诗之列,其不同之处在于并非着力描摹某地风景或羁旅之感,甚至也不在于表达对自然山水的体悟之情,而是带有些许怀古凭吊的意味,但显然不是怀古伤今之作,而是以一个游客的眼光,来打量整修过的古村落而已。如今被保护、被开发的古村落,大都鲜有人居住,即使本有居民,也多另迁新居了。因而,修复过的传统村落,大多徒存形貌,显得寂静而荒凉,游客感受到的也多是颓败的气息。“当年的繁华已经凋零,让观者心中惆怅不已”,这是人们对游览徐岙底古村落感受的形象描述。

就这首词来说,上片“残瓦颓墙院落高,当年盛况尽潇潇”,就是对前述游览体验的贴切描述。按“潇潇”多形容风雨,而冷落凄清的样子,应为“萧萧”。前人或云“烟月不知人事改”,或云“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今人所见“青苔已满阶前石,老燕犹飞梁上巢”,与此同一机杼。上片四句写所见,一种惆怅之感便已经弥漫开来。

过片“文及第,武堪标,几人闲话到今朝”,则转写所感。古老的徐岙底,也曾有过自己的辉煌,至今流传着属于自己的传说。村内的文元院、举人府、吴氏宗祠等古建筑,见证着往日的辉煌与沧桑。徐岙村的命名,据说也与宋朝宣和年间因镇压方腊起义而战死的泰顺人徐震的灵柩显灵有关,由此看来,“文及第,武堪标”也并非凿空之言。往者已矣!煞拍“农夫畦畔从容过,自在炊烟淡淡飘”,便回到眼前:农夫从畦畔走过,叙事即为写景,人是构成风景的元素;而袅袅炊烟淡淡飘散,则景中含事,炊烟之下,是一家家农户的生活。

这首词以一位游客的眼光,打量这个古老的村落,散尽历史烟云,馀下一派详和平静的景象。上片写所见,下片写所感,并结以所见。见闻感受,打成一片,难分彼此。游人到此,大约也会生出类似如丘迟《与朱元思书》中所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之感吧。


特邀点评:莫真宝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莫真宝谭五昌 唐翰存唐诗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杨克 杨庆祥 杨墅 余怒 臧棣 张清华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屈联西 发表于 2017-10-17 18:44:18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ZX68 发表于 2017-10-18 07:06:39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鹧鸪天.参观徐岙底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