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入画来画自香
文\山西临汾吉县石油公司 温芙英结识老人缘于每天的必经之路。
上街时,要从一家公司的门前经过,它的围墙是一圈铁栅栏,栅栏间距约十来公分,透过它方可一览整个院落。院落东侧独有一屋是门房,紧挨着栅栏和大门,门房边有张桌子,桌上方由几张石棉瓦搭起,形成一个简单的棚子。桌上经常摆着画笔和调色盒。
清晨或黄昏路过,时常看到有个老人拿起笔,动作娴熟自然,运笔如腾云驾雾,一气呵成,每次看见,都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观望,加入到年龄参差不齐的人群中。刚开始,我们都屏住气,静静地欣赏,而一些老人则悄悄地互换眼神,频频点头称赞,赶后来,一群放学的儿童,忍不住拍手喝彩,并在栅栏外叽叽喳喳谈笑着......
老人的定力很值得称赞,全神贯注地盯着画,自始至终没回头过,只见时而眉头轻皱一下,时而脸上欣慰一笑,虽然置身闹市,却不被噪声所影响,真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啊。当这幅画终于落成后,才放下笔,长出一口气,抬头环顾四周,对于我们的赞语,只是微微一笑。
虽然这家公司的规模并不大,也没多重要的机密可言,可认真的老人依然坚守着门卫的职责,“闲人免进”不只是挂在墙上,也刻进了心里。一般的生人、闲人是不可涉足半步的,好在我对老人的尊敬,以及隔着栅栏的多次攀谈,才有幸进屋一坐。
原来老人退休后,闲在家里闷得慌,就应了这份看门的差事,为了方便,与老伴搬到这里住。门房由一间大屋子,分成两间,里间放着一床一桌,外间是些生活用品,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屋,不仅充满着温馨,而且也被浓浓的墨香包裹着。墙上贴满了画,画中都是梅,有一枝的,有一树的,张张都不相同,有的梅花含苞待放,有的怒放盛开......每张画都浓淡相宜、形象逼真,满屋的梅花,仿佛置身于梅花的海洋,别致而有情趣。
在攀谈中才得知,老人自小就喜欢梅花,年轻时忙于工作和家务,退休后,才拿起了画笔。说刚开始可费劲了,北方没有梅花,就凭一次寒冬腊月,出差南方小镇,绽放的几树。哪想就这几树梅花,犹如尘封在记忆中的种子,在老人的心里扎下了根,直到数年后,才开始生根发芽。
老人说,这爱好就如着了魔,脑子里整天都是梅花,拿起笔的手,洋洋洒洒就是十余年。说一旦画起来,便忘记了一切,心里只有纸上的画和那盘调色盒,一边想着画的布局,一边忙着调色,浓一分不可,淡一点也不行,恰到好处才满意。因为这画,多次招来老伴的怨声,可一旦入画,哪还能顾及到这呢?
老人说起画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透过那些自信的言语和一幅幅意境饱满的作品,我似乎看到一朵朵梅花怒放着,如诗一般,开在老人的心中,空灵剔透,芳香而绵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