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0-31 20:10:28

张萍:让生命之花 美丽绽放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务科干事、培智部副主任兼自闭症教研室主任张萍老师小的时候,发现村子里有好几个不能说话和看不见东西的小朋友,和他们玩耍时,他们因听不着、看不见,急得直哭。当她得知因为他们是聋哑人和盲人,不但没法和大家玩耍,长大后连学也上不了时,她的心里很难过,少年时就立志在将来给这些孩子们当老师。
  1994年张萍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实现了自小的梦想。1998年毕业后,按照当时的毕业分配制度,她被分到了家乡一所小学,从事普通教育。为把从事特教的梦想变为现实,张老师毅然来到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从事特殊教育。
  多年来,张萍老师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由于智障学生进校前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幼儿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认知水平低下,是非界限模糊,情感调节机能差,不但自理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要让这些孩子在学校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身边最温暖的人。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她就从擦鼻涕、扣扣子、系鞋带、上厕所手把手地教,甚至更换清洗大小便弄脏的衣物等等。许多残疾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在学校一待就是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期间都没有亲人来看望,很孤单,特别渴望亲情。周末和节假日,她就经常到宿舍陪伴,带点好吃的,送几本童话书......;教他们洗头、洗脚、洗衣服......。为了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有所收获,她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家长一起为他们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
  韩双雄是一名来自农村的轻度智障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这位同学会做一些家务活,而且动手能力很强,但是非常缺乏自信,不敢回答问题,也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交流。为了树立她的自信心,张老师就给她很多劳动的机会,借机表扬她,安排她当劳动委员,让她帮助班级中能力差的学生,通过张老师的培养,这名学生变得活泼开朗、逐渐自信起来,毕业后到了别克4S店工作,成为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学生李明鑫是轻度智障生,行为习惯好于他人,张老师就选她当班长,让她在自己做好的情况下,经常帮助其他同学纠正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气,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班里的17名同学守班规,讲卫生,学习积极性和精神面貌都有所转变,就连过去表现较差的重度智障生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乔焕然同学轻度智障,爱运动,爱帮助同学,张老师就有意安排他帮助自闭症学生刘武昀养成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的习惯,乔焕然同学不辜负教师的期望,每天都带着刘武昀到操场活动,几个学期下来刘武昀由原来不愿意参加活动变为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乔焕然同学也成为班上的体育骨干。
  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张老师所带的轻度智障学生均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所带的中重度学生在生活自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为一名教务科干事,她积极主动,协助科长大胆开展教务科工作。2016年省教育厅、西宁市教育局安排张萍所在的学校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为了使这些不能到校学习的中重度、多重残疾儿童少年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及教师的关爱,她和科长一起多次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五个乡镇18个村的30名残疾儿童少年家中,开展前期筛查工作,为送教上门工作正式开展做了充分准备。送教中,她作为一名送教老师,始终把爱融入教学全过程。每次送教都为这些孩子购买生活、学习用品,教他们认字、数数、拼积木,受教学生马智文和魏晨在各方面的进步非常大,家长很满意。
  十六年的教育生涯,张萍老师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她深深地眷恋着这些特殊的孩子,庆幸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她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付出全身心的爱,让这些特殊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光芒!(本报记者 赵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萍:让生命之花 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