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7-11-1 11:13:13

河南许昌市魏都区安全监管网格化建设工作侧记

http://www.aqsc.cn/pic/201711/01/9c375e08-868f-4c4a-bceb-90e5841273e7_watermark.jpg
段丽红检查周大哥的杂货店时,宣传安全知识


10月初的一天,阴沉的天下着小雨,清晨七点半,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文峰街道河西社区的安全专干段丽红放下签到的笔,匆匆走出社区服务大厅。按惯例,这周她要把自己包干的9个小区巡查一遍。
当过教师的段丽红,在安全岗位已经干了十年。“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到退休啦。”她说起工作,一脸的自豪。
“灭火器是我刚换的,来店里看看。”街角开杂货店的周大哥,远远看到段丽红的身影,就主动邀她去店里检查隐患。“他们这些街边小门店的门槛都快被我们踩烂了。”段丽红笑着往周大哥的杂货店走去。
常年走街串巷、爬楼进户讲安全、查安全,让段丽红成了小区群众熟知的安全宣讲明星。
而在魏都区,像段丽红这样的网格员共有1654名,他们和2965名楼(栋)长、2300名志愿者一起被纳入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这支遍布全区15个街道、85个社区的网格员队伍,成了魏都区安全监管工作走进千家万户的一双“大脚”。也是这支队伍,成为魏都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的中坚力量。
稳扎稳打
建设全域网格化
该区划分了19个区级网格、15个街道网格、86个社区网格、620个微网格
魏都区地处中原腹地,位于中原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核心辐射的要塞,是许昌市的中心城区。从“魏都”二字就可见这里深深的三国文化积淀。与几十年建区历程相对应的是这里复杂的安全监管形势。“魏都区作为一个老区,辖区各类人员密集场所众多、各类企业分布广泛。虽然全局在编的56名人员都有执法权,但与庞杂繁复的安全监管实际相比还存在不对等的情况。”魏都区安监局副局长薛晓利坦言,肩上扛着沉甸甸的担子。
如何让安全监管走进社区、走进街边商铺、走进群众家,成了困扰当地安监干部的一道难题。要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就必须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去。建立一张覆盖全区、广联动、零盲区、全参与的安全监管大网显得格外重要。
2015年,魏都区先于许昌市各区县开始安全监管网格化建设。按照条块结合和权责明晰的原则,该区划分了19个区级网格、15个街道网格、86个社区网格、620个微网格。
“大小网格相互嵌套,看上去很复杂,其实每个网格都明确了监管单位、监管人员、监管职责,做到了定人、定岗、定责。”薛晓利说着,拿出该区制定的安全监管网格人员工作职责、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平台考评标准等规章制度。而在河西社区服务大厅的墙上,也张贴着安全生产网格运行图和安全生产单位分级管理图,河西社区5个网格的网格长、网格员一目了然。
“最开始搞网格化的时候,我最常被问的问题就是‘我该查什么’,有一些网格员很茫然,拿着灭火器不知道该检查哪些部位。”听着薛晓利说起这支队伍刚建立时的种种趣事,其中的不易可见一斑。
为了让这些网格员会查隐患、能查出问题,魏都区安监局做了大量的培训教育工作,举办了18期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系统操作和隐患排查技能培训班,培训了900多人次。“每次参加完区里的培训,我们就组织社区的安全员、网格员分层开展培训,及时把学到的内容传递给大家。”最近才参加了区安监局组织的培训的文峰街道安监站站长肖婧计划组织各社区安全员开展一次培训。“通过培训,首先我自己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了,过马路不抢灯,平时用火用电也格外注意。我的家人受到我的影响,也开始重视安全。说实话,以前真不知道什么是隐患,现在出去检查,查灭火器、看电路管线、看安全通道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肖婧坦言培训让自己收获颇丰。
为了让网格化管理管出实效,魏都区安监局每季度派出督导组,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重点督导网格人员配备情况、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等。
行之有效
力推监管智能化
魏都区为全区网格监管人员配发了200部“安全手机”
“区里给我们统一购置了执法车辆。”肖婧指着文峰街道办事处院内停放的1辆执法车辆告诉记者。早在今年4月,魏都区安监局就率先将15辆执法车发放至辖区的13个街道和2个园区。
魏都区在安全监管上不吝投入。2015年,该区在网格化建设起步的同时,投入300多万元,依托区信息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开发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和移动监管软件,包含隐患管理、实时监控、应急指挥等十大模块。“我们区最早设计开发了这个‘智慧安监’平台,并成为市里‘智慧安监’平台建设的先进典型。”薛晓利谈起这个平台时难掩自豪。
自今年3月平台试运行以来,已有7046家企业录入了相关信息。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包罗万象,有街头巷陌的文具店、烩面馆,也有像胖东来时代广场这样的大型商业区。难能可贵的是,魏都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街道、社区均在系统内。在平台上,区内所有的隐患排查记录,企业名称、上报单位、上报时间、所属区域、整改情况、签收情况、整改方法等一目了然。记者发现在9月27日的记录里显示,15时32分07秒,霸陵街道一位名为王朝辉的网格员上传了许昌康立电气有限公司1处“电线未穿管”隐患,而这处隐患已当场整改。
在魏都区记者发现,无论是街道安监站的肖婧还是河西社区的安全专干段丽红,她们都拿着同一款手机。“这部手机是区安监局统一给我们配的。里面安装了‘魏都安监’这款移动监管APP。”文峰街道分管安全的副主任徐艳峰看出记者的疑惑,主动介绍道。
原来,魏都区为全区网格监管人员配发了200部这样的“安全手机”。“其实配发手机一来是为方便网格员开展工作,二来也是为了解决网格员打电话联系和上传图片所需要的话费问题。这样可以让他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魏都区安监局局长王德伟说。
别看这小小一部手机,却给基层的安全检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以前,我们排查隐患,需要记录在台账上,排查出较大隐患要先报安委会,再转到相关部门解决,费时费力不说,还大大影响隐患整改的效率。现在好了,可以直接用手机把隐患拍下来,再通过平台直接上报给相关部门,几分钟就能收到回复。”肖婧一边展示APP的功能一边说。
小小智能手机把线上监管和线下监管紧密结合起来,让隐患整改效率大大提升。以文峰街道为例,自平台上线以来,该街道录入1444家安全生产经营性企业门店的信息,上报排查信息3054条,上报隐患87处,已全部办结。“通过系统,我们安监干部也能够尽可能详细地掌握辖区内的隐患排查情况,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王德伟说。
同时,网格员每天都要用“安全手机”签到,还要在巡查的小区用手机定位签到。这个签到系统,能够切实保证网格员每天都在自己监管的网格内进行巡查。
在段丽红眼中,这个APP还有一个好处是“像镜子”。“尤其是到小门店检查,查出隐患,我就随时用手机拍照上传,门店老板看到我拍照都觉得丢面子,现在查出的问题越来越少了。”段丽红笑着说。
统筹推动
确保检查深入化
文峰街道实行双月考评机制,其中隐患排查占考评比分的一半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的要求,在基层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开展网格化建设,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无疑推动了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断走向深入。在魏都区,“平安魏都平安家,安全生产靠大家”的标语口号随处可见。而政府官网、区级媒体也设置了在线举报等板块,并对举报安全隐患的企业员工和社会群众进行奖励。
当过街道安监站站长,有过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经验的徐艳峰对这些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变化有更深的感悟:“这些年,安全生产的责任分工越来越细了。”在担任社区党委书记时,即便是检查卫生,她也会不自觉地查看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晚上值夜班,看到消防车经过,她都要跟着走一段,看它驶出辖区才安心。现在作为分管安全的街道办副主任,她更是逢会必讲安全,她笑着说:“越管安全越小心是干安全人的通病。”
在文峰街道,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的重点监管单位有24家,街道每天都会前去检查。同时,网格员每天需按照检查计划在网格内开展详细排查,还通过开展社区互查、街道分包领导抽查等方式确保检查出实效。此外,文峰街道实行双月考评机制,其中隐患排查占考评比分的一半,并计入年终综合考评。排名靠后的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要“红红脸、出出汗”,而考评成绩优异的社区则会获奖励2000元。
“说实话,网格化监管体制建立起来后,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也明显增强了。有一次,在一户居民家宣传完,我正要出门,就看见他家门后贴着‘出门前关火关电’的提示,那一刻别提我心里有多暖了,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段丽红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她的感受。以前社区安全监管人员少,负责的区域很大,安全员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网格化体制建立起来后,科学精细的网格划分实现了定人、定岗、定责的目标,群众遇到了问题、发现了隐患也有了投诉和举报的途径。“小区的大爷大妈都认识我们了,有什么问题就直接跟我们说。私拉电线和电动车违规充电的问题反映得最多。”河西社区居委会主任张琳告诉记者。
别看张琳岁数不大,但行事稳重,社区的大爷大妈常爱“闺女、闺女”地称呼她,遇到困难了也爱找她商量。而她作为年轻人,认为在安全生产宣教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年轻人,河西社区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扫二维码加关注的方式,推送安全知识,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社区动态、关注安全。而对老年人,河西社区则以设置宣传栏、入户发放宣传册、在楼道里张贴安全提示为主。“网格里的每户人家我都要走到。虽然累点,说的多点,但我却安心些。”段丽红恳切地说。
“年龄大了,出门老觉得不安全,总想着回去确认关气断电了没有。”50多岁的孙大姐住在离社区服务大厅不远的军休一所,段丽红和张琳是她的老朋友,“她们经常来检查楼道消防器材。电瓶车私拉电线充电的问题也是她们解决的。每天看到她们,我就觉得满满都是安全感。”
在河西社区办事大厅右侧的档案柜里,摆满了社区资料,其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文化建设台账、目标责任书台账占了满满一大格。还有一个文件盒专门存放社区工作人员的学习笔记,在段丽红8月29日的笔记中,记载着一堂“消防安全课”,主讲人正是张琳。
同样的记录在社区党委书记刘建华的笔记本中也有。每周河西社区都会开一堂课,老师和学生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只有相互学习,不断交流经验,了解新知识新形势,才能更好地把社区工作做好。”刘建华说。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宛如一盏明灯,给基层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后,王德伟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抓实干,积极转变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信息化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许昌市魏都区安全监管网格化建设工作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