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秋意浓
文\江汉油田杨辉早晨起来,拉开窗帘,凉风送来秋的味道,骋目远眺,没有了艳阳拂照的大地是素色的,掸去窗台上抖落的树叶,感慨这一年的夏天又过去了。
立秋的前一晚,刮了一夜的大风,走过小食街,路边设摊的四川女人用浓重的乡音惊呼“哎,起风了,是凉风!”那份久浸暑热后的惊喜,让人不禁莞尔。路上行人的步履变得闲适了,消了暑气的滋扰,他们更愿意在这高远的秋气里徐行,感受清凉的自然风亲吻肌肤的滋味。植物总是四季的先驱,路边的行道树用招展的姿态与颜色告诉我们气候的消息,绿荫拢来的,不仅是清凉,还有报秋的黄叶,你看,那水杉叶子的边缘有些焦黄的味道了,再过不久,这平原的卫士就会抖落一身的金黄,在肃杀的秋意里用凋零的枝丫点染出工笔画一般的细腻。傍晚时分趁着残留的长昼出来遛弯的人更多了,秋风把衣衫吹得鼓鼓的,大伙儿脸上都是开心的笑,那笑意里满溢着对秋爽的喜悦,——趟过了炎热,我们终于在秋天里胜利“会师”了。
秋天是什么感受呢?告别热烈葱茏的夏茂,秋色也许有些寡淡,从热汗直淌的暑热里走来,秋气也许没有那么极致的“性格”,因为这份不争不抢的醇厚,我自小喜欢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不,那是北方的秋,夏的热烈轰然退潮,凛冽的寒来得迫不及待,风卷残云、满目凋零,情思细腻的骚人墨客大概受不了这样的视觉冲击。但江汉的秋,是温和的,一点一点地抽离,一瓣一瓣地掉落,它蓄意要成就一种无害的渐变,让你于无声中习惯这清淡如菊的季节。江汉的秋天,就是天空还有明晃晃的太阳,但是周身已然透出一股沁人的舒爽,蝉鸣渐渐消了,翻检出去年的长袖,迫不及待要感受一份久别的贴身慰藉。
这一年又过去了一半,有点白驹过隙的紧迫、有点时光还在的闲散。四季轮换到秋,便多了一份人到中年的豁达、有一些敢于自我戏谑的淡然,知道此生注定会有些无法达成的遗憾,也从心领悟了舍得的智慧,大概就是丰子恺先生所说的“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无独有偶,“同年”的乐天先生也感受到了“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的复杂心境,大概“秋后”正对应着一种有些沉淀又有些孤独的“中年”心境吧,——时而踌躇满志,时而感叹余下的时间已经不起挥霍。
但年轻的心,从来不会有凋零的感受,桑榆未晚,何况日正中天?不必长嗟短叹了,秋色正好,在宠辱不惊的季节里,长一双放飞的翅膀吧!乘着愉快的感觉飞翔,没有彷徨、没有阻滞,沿着风的方向,一路向前,肆意流浪。无论春生、夏荣、秋枯、冬灭,都是属于我们的季节,青春自心生发,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天高云淡的日子里,踏实生活,面对四季变换,由衷地吟上一句:“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