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与蜻蜓齐飞
文\福建石油分公司 何银基“长夏少人事,官闲帘户深”,“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进入炎热的夏季,到处热浪滚滚,宜静不宜动。在没有电器的年代,乡村里的人们稍有空闲就找个阴凉的地方,静静地歇息,在静中生凉消夏。可是,一些生灵不会闲着,长鸣不绝的知了,潜藏于植物枝叶间的金龟等,时时都在挑逗着孩子们不安分的心。当然,挑逗着孩子的还少不了蜻蜓。
蜻蜓是旧时乡村童心世界的精灵,池塘边,菜地里,村道上都有它的身影。它们有时候成群结队从头上飞过,有时候独自静静地站立在叶片或草尖上。我见过的蜻蜓体长多在四五厘米左右,黄红蓝等各种颜色,细长的腹部,背上有前后两对半透明狭长的翅膀,飞行时从容,站立时优雅。元代画家王振鹏用诗句这样描绘蜻蜓:“伶爪细腰肩舞纱,英姿交织混沌天。疏影清潭轻点水,更立剑尖若等闲。”不知道这位著名宫廷画家是否画过蜻蜓,而他用诗句把蜻蜓勾画得不仅有着轻灵的英姿,而且有着超俗的气质与禀性。在没有任何玩具的旧时乡村,这么漂亮的小精灵,怎不让孩子们心动?
蜻蜓是飞行的昆虫,相对于其他的飞行动物,飞行时显得悠闲而舒缓,不像麻雀那样忽闪一下就不见了。你追着它跑,它往往不会一下子就逃得无影无踪,仿佛在故意挑逗着你,和你保持着不离不弃的距离,让你欲罢不能。有时候它会在头上盘旋,似乎伸手可及,可你一伸手它就闪开了。小时候看到成群的蜻蜓在头上飞,忍不住跳起来伸手去抓,或者用竹鞭胡乱抽打,偶尔也抓住或打到过,但那多半是死的。追着飞行的蜻蜓抓打,一般都是徒劳无功的,但童心也跟着蜻蜓飞起来了,虽然追得满身大汗,空手而归,心里还是乐哈哈的。
蜻蜓特别喜欢在水面上飞行。在碧绿的池水上,几只醉情于水光山色的蜻蜓忽而掠着水面飞过,忽而轻点水面又拉高飞起。后来知道,那水面是蜻蜓的出生地,蜻蜓点水原来是向水里产卵。蜻蜓繁殖后代也是那么浪漫,清风轻拂,水波不兴,蜻蜓往来如梭,舞姿曼妙,在夏日里让人感到一阵阵惬意的清凉。
蜻蜓也有被活捉的时候。它常常站立在池塘边的水草尖上,两对翅膀平展两侧,或直立在背上,像钉在草尖上一样一动不动,如草尖开出的一朵花。草尖上的蜻蜓亭亭玉立,阳光下的池水波光粼粼,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一幅多么幽雅别致、妙趣天成的诗画意境呀。可在童心世界里,没有什么意境不意境的,这是捉拿蜻蜓的绝好机会。蹑手蹑脚地走到蜻蜓的身后,屏住气,慢慢地向蜻蜓伸出手去,待离蜻蜓几厘米的地方出其不意地突然出击,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它的翅膀,它虽然还在拼命挣扎,却再也飞不起来了。把它的前后翅膀拧在一起,它也就停止了挣扎,让它乖乖地站在手背上,手背痒痒的,把玩了一会,再把翅膀理直了,它又飞起来了,似乎并没有死里逃生、仓皇逃命的狼狈相,照样是不紧不慢的优雅飞行姿态。看着它远去的身影,我不知道它心里对我是怨愤还是感激,但我心里却是实打实乐了一把。
入秋天气转凉后,蜻蜓就不知去向了。没有了蜻蜓,就做个竹蜻蜓呗,这对乡村孩子来说那不是一件难事。找一片小竹片,把竹片的两边削成薄薄的螺旋桨形,把两头削成半圆形,在竹片中间钻个洞,把一根小竹棍往洞里插紧,双手用劲搓着竹棍,竹蜻蜓就飞起来了。竹蜻蜓不会像蜻蜓一样,飞走就一去不复返了,它飞去还复来,长伴着童心飞来飞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