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1-2 17:16:08

船泊南开

    文\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陈辉

    面前是我国著名的学府——南开大学,其橘红色的校大门上,这四个金色大字,在秋日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色泽,对于门外的学子来说,跨进这个大门,也可以说是梦想了。

    追溯南开大学的历史,俨然是上个世纪的事,它建校在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该校经百年的教育之路,其间还饱受战火的考验和后来地震的干扰破坏,一个学校有此经历,可想它的成功和今日的辉煌了。“理以强国,文以治国,商以富国”,就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南开大学目前已经是享誉全球的一所综合大学,一个人才辈出的教育平台。

    津河在校门口环绕而去,白色典雅的小拱桥上洒满了秋日阳光,漫步走过,顺着大中路,我走进了这个古色古香的校园内。两旁白杨树,一字排开,高大挺拔,绿叶成萌。不禁联想起著名篇章“白杨礼赞”了,它是北方骄傲的树种,也诠释出北方人的直爽而开朗,坚韧向上的品格。就看这树枝,根根紧密且个个向上,仿佛让人理解这是挂满了感叹号的语言,向着蓝天伸展。

    有一片柳树在白杨树的后面,随风飘动的枝条,把刚才白杨的硬线条,瞬间柔和起来,多了一丝轻盈。一静一动中,宛如清新的画卷,置身其中,思绪早已飞翔。不远处的红墙红瓦,是老南开大学的图书馆,而近前又是一方池水,该池水成长方形,有名曰:新开湖,其方正之道理,我想一定取其为人的品质,外纯正,内善良,水为阴柔之美,方乃阳刚之气。

    也许这新开湖水多少还是平面化了,一如我们的教育,在一个层面上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社会的发展,所谓复合型人才越发重要,巧的是在这个湖边,不留神还不会发现,还有一马蹄型的小湖,环绕成形,颇具立体之感,有残荷飘浮其中,虽是秋季,还可感受到它们曾经在夏日的精彩。

    来到南开主体教学大楼前,人民公仆周恩来的巨大站像矗立在眼睛,他是南开的骄傲,是我们中国人的榜样,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伴随着总理的光辉历程,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和尊重。还有这个学校出来的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皆为影响中国的风云人物。而今,面前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可我感觉到了一沉默后的爆发,那是知识再凝聚后的精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开大学逐渐变化成应用与创新的大学,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前提下,把过去应用实在的教育方式,提高到自主创新的高度,以符合社会进步所需的各类人才,还广泛与世界各大学横向交流,许多著名人士成为该校的名誉教授,形成了多学科多方向的教育体系,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南开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夜色降临了,校园内灯火通明,外面逐渐有了来往的人流,看着这一张张青春的面容,让人倍感活力。有飘着书香的长发,在眼前一闪而过,灵气十足;有划板上的小伙一冲而去,延伸着我青春的遐思。无意中看见路旁有海棠花树,墨绿而又厚实的叶子上泛着朦胧的亮光,花未开,而我已经陶醉其中了。

    驻足在这个高等学府内,天涯学子汇集之地,相信每个人都有别样的情怀。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方式,最终都要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员。学历只能证明你学习知识的程度,并不能成为一块金钥匙。打开自己前进的大门,那是知识转化成技能的先决条件。大学培养出的是可造之材,而不是一脑死记硬背的书生。

    相信南开,相信我们年轻的一代,在这个绿化的校园,一定绽放出的是美丽的花朵。简洁的南开,质朴的大学,还有所看见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对这个校园产生敬意。

    我是汪洋中的一只船,不停地航行着,时常我会靠向岸边,今天一靠岸,我读着南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船泊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