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抓三推动”抓实学校共青团改革攻坚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日电(记者李川 通讯员杨胡辉)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总体部署,云南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把推进学校共青团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不断夯实学校共青团这块主阵地,以强“三性”、去“四化”为总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激发内生动力为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改革创新,通过“三抓三推动”抓实学校共青团改革,开创了云南省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一、抓顶层设计,推动改革方案高位出台
在团中央、教育部下发学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后,团省委牢牢把握“党建带团建”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将学校共青团改革与云南共青团改革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改革工作,将制定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听取汇报、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及时起草了云南省高校共青团、中学共青团、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实施方案,并多次向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汇报改革推进情况,积极争取省委改革办和党政部门支持。6月,省委深改组第三十次会议专题研究了云南省高校共青团、中学共青团、学联学生会组织和改革事宜。8月,省委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实施方案》。云南成为全国首家由省委办公厅下发学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省份。
二、抓试点带动,推动改革进程上下联动
为激发基层改革动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方案下发之前,团省委结合云南实际,分类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改革试点,支持基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鲜活经验。在云南大学先行探索制定校级改革方案,并首创成立共青团指导委员会,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在云南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依托团中央“到梦空间”体系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使“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指挥棒;在大理州弥渡县,以着力提升团员队伍先进性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中学共青团团员规范化发展的九个团员纳新流程,推动基层团建取得新成效。在基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团省委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并在全省推广,努力营造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良好改革氛围。
三、抓团教协作,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改革各项举措,团省委不断强化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沟通、无缝衔接。10月24日至26日,团省委联合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学生联合会召开了全省高校、中学共青团、学联学生会组织组织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团省委书记唐源,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分别就学校共青团改革工作做了要求部署。会议及时总结了改革过程中的典型经验、梳理了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改革路径。会议期间,来自各州(市)、县(市、区)团委和教育局部门,相关高校,学生会组织,城市和农村中学等不同层级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并就如何更好更快推进学校共青团和 改革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团教协作召开推进会,全省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对改革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全面深刻的把握,为下一步改革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工作中,云南将继续强化改革意识,针对当前学校共青团和改革中存在的推进不平衡、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改革举措落细落小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直面问题、正本清源,积极破解深化改革中存在的难题。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坚持刀刃向内、勇于革新,不断增强改革自觉、改革勇气,真正以改革攻坚、奋勇争先的精神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见效。二是联合省教育厅对改革推进情况进行实地督导和分类指导,探索建立云南省密切团教协作、队教协同长效机制,确保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三是进一步明确改革时间表和任务图,明晰各层级改革责任,科学分解任务,把改革的各项具体要求落实到基层一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