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向阳矿 发表于 2017-11-8 19:15:36

煤矿招工难伤了谁


    由于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市场价格和全国平均水平,重庆不少煤矿遭遇招工难、留用难的问题,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加重电煤紧张,危及安全生产。而这种情况目前已不仅仅存在于重庆。


    近日,重庆市经信委网站披露:今年初以来,重庆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国有重点煤矿原煤稳定增产,但区县煤矿的原煤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1%。区县煤矿的原煤产量下降有多种原因,其中民工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称,民工荒“已经影响到部分煤矿的正常生产,开工不足使企业产量下降”。
政府权威部门的分析结论是有根据的,但只涉及了区县煤矿,并没有披露国有大矿的情况。据笔者了解,在重庆,国有大矿也存在这样的担心——民工荒会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重庆能源集团党委工作部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该集团下属五个矿业公司有37对煤炭生产矿井,12对在建矿井,2008年以来就逐渐陷入招工难、留用难的困境。2008年至2010年,该集团共招工1050次,招收一线采掘工人14780人,先后流失9752人,流失率高达65.98%。一些矿井甚至出现采掘一线工人“净流出”的现象:中梁山公司青木关煤矿近三年招工428人,非正常流失433人;永荣公司曾家山煤矿2010年招工89人,非正常流失119人。
在一些煤矿,招工从阶段性工作变成了日常工作,但缺口仍然较大。许多矿井的采掘队已难以正常排班,采掘工作面开工不足,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发挥,一些主力矿井相继出现生产部署脱节的现象。
在重庆能源集团资源条件较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松藻煤电公司,过去招工容易,招工条件较高,而现在情况反过来了,招工年龄从过去的18岁至25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放宽到28岁至35岁甚至45岁。即便这样,近两年新招来的工人数量也不如流失的人多。
从重庆能源集团去年的招工报名情况看,30岁左右的报名者非常少,绝大多数报名者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负担偏重。该集团现有采掘一线劳动力结构也呈现三个“基本绝迹”、三个“青黄不接”、三个“凤毛麟角”的特点:城镇户口的职工基本绝迹,独生子女基本绝迹,25岁以下的职工基本绝迹;职工队伍青黄不接,技术骨干青黄不接,生产骨干青黄不接;高中学历凤毛麟角,矿工子弟凤毛麟角,转业军人凤毛麟角。
重庆能源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忧心忡忡地表示,目前矿工招不进、留不住的形势严峻,不但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也制约着煤炭产能的发挥。
招工为何难?
招工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矿职工收入与工作风险、工作时间不对等——这是重庆能源集团下属各煤矿高层管理者的普遍看法。而矿工收入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电煤价格太低。
重庆煤矿是典型的南方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差,煤层薄、断层多、急倾斜占很大比重,水、火、瓦斯、顶板、粉尘等自然灾害普遍存在。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井下地质条件变得越来越恶劣。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不仅矿工安全风险大,而且先进装备难以发挥作用,劳动生产率多年无法提高,人工成本升至总成本的50%以上。
在恶劣的环境下,重庆国有煤矿井下工人每日的工作时间普遍超过10小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煤矿招工难伤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