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消磨时光,时光也在消磨你的意志
来源:搜狐网莎士比亚曾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那些在虚度中与他人拉开的差距,总是日后要花数倍的力气才能追得回来的。
一个人未来的价值高低,很多时候取决于投资时间的多少。一个惯于浪费时间的人,多半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够挣得理想的生活。
有这么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
22岁,大学还没念完就休学结婚,别人4年可以读完的大学,他用了8年。
30岁,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写小说,出版处女座,就拿到了23届“群像新人奖”。
33岁,为了更好地写作开始跑步,一跑就是35年,还一不小心跑成了专业的马拉松运动员。
60岁,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不幸落榜,从此成了每年诺奖的话题人物。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就是日本非常著名的小说家——村上春树。
从30岁开始写作,至今已有38个年头,《且听风吟》《舞舞舞》《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1Q84》......他创作出了一大批畅销世界的经典著作,并且每年保持着高产量的输出。
他能拥有这些成就,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拒绝被时间消磨,并将时间驯服得乖巧妥帖。
关于拖延症,是很多人想改却很难改的问题。拖延症患者做事力求完美,一件事情,要在脑中计划很久,觉得想法很成熟了才会动手去做。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事情一拖再拖,到截止日期的前一秒才赶出来。最终的结果,不仅让自己筋疲力尽,做出来的成果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得不偿失。
而这个问题,在村上春树身上是从来没有的。他打败了拖延症,有了想法就马上开始。
村上春树写小说,一般是分为三个步骤。刚开始的时候,先拟出一个大致的框架,关于细节什么的,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在既定框架的基础上,信马由缰,想到什么写什么,快速地完成第一稿。
初稿完成之后,先休息一段时间,让自己的思维从那篇小说中解放出来,过一段时间再去修改。第一次修改结束之后,他又会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第二次修改。这次修改就不动大纲了,只修改一些细节部分,让小说更加完美。
他的这个习惯对于从事任何行业的人都适用。当我们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瞻前顾后,担心这个顾虑那个,总想着还没开始就把事情安排得尽善尽美。这是不太现实的。
如若你不能将时间利用好,你就不会相信时间会给你带来的巨大改变,便会贪图安逸,享受拖延懒惰给你带来的短暂性舒适。
殊不知,你在消磨时光,时光也在消磨你。
我们很多人在自己时间的长河里,如果没有人去指引,很可能会迷失,寻找不到方向。杨炼心老师将在天雁直播间给你指点迷津,愿你的人生也像村上春树那样开了挂一般,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太给力了! 问好赵老师!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支持!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回帖辛苦了!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