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1-13 16:21:02

我的海宁方言

    文\嘉兴石油分公司朱佳妮

    海宁话,是海宁地区当地方言,是一种吴语,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海宁话又称海宁闲话,是海宁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也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代表之一,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如上海话、杭州话等)基本能互通。

    其实海宁西片跟东片的方言是不太相似的,西片方言句末一般带有“啧”这个语气词,东片没有;西片很多话听上去是比较娇嗔或者是比较更有吴侬软语的一种女性化,东片则比较接地气,听上去是憨憨的,比如“这里没人”,用西片的话说就是“各哩木宁啧”,东片则是“哈老塔木宁”。

    在海宁这种有趣的方言里面总有一些萌化了的叫法。比如“一元硬币”,正常的说法是“一块昂叠”,当它变得有趣就会说“拉密度”,这也可用于表示硬币。加叠词的就比较多了,比如笑眯眯会说“笑米唐唐”,再比如一些动物的叫法,狗会叫“啰啰”,羊会叫“麦麦”,慢一点会说“它呜呜”或者“忒呜呜”,“很多”正常的说法是蛮多,但是有趣一点就会运用叠词,会说“莫姥姥”……我们会发现,一般这种可爱的叠词的使用会建立在这个事物本身的发声或者是形象。比如羊的叫声猪的叫声,就会把它使用在有趣的叫法上,这样一来既可以知道这种动物的叫声,也可以记忆这是什么动物。这就是海宁人们的智慧。

    在很多作家诗人笔下也有海宁本土方言的成分,这使得海宁话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推广。比如徐志摩的《一道金色的光痕》这是就是用硖石土话写的。“喔唷,太太认真好来,真体恤我拉穷人……”这句话要是不懂海宁话的人就是不理解的,但是海宁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哎呀,太太人真好,真懂得体恤我们穷人……”一些在白话文和文言文交替时代活跃的作家也不乏用海宁话文白交替来写,所以这使得海宁方言在很多地方为人所熟知,并且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比其他的人也更有了一些优势。

    在海宁的东片有个地方叫湖塘,他们那里把热水叫做“汤”,就是古文中“汤”的意思,在现在他们仍会沿用古时候的用法。文言文中表示时候会用“辰光”,我们也会用来问现在是什么辰光了。“日头出后便郎当”其中日头也是海宁方言中太阳的意思。《尔雅》中“畀赐也”,“畀”也是方言中“给”的意思。古诗文中“几何”也在方言中表多少的意思。“败兴”这个词在普通话中用的很少,只在书面语或者文言文中出现,但是在海宁方言中“败兴”就是经常用的,用来表示差劲、丢脸这方面的意思。古文中问多少钱会说“几钿银”,在我们那里也同样会说“几钿”来问多少钱,相似的还有“铜钿”在海宁就是钱的意思,所以有时候你会听见“几钿铜钿”,就是在问多少钱。……由此可见,无论的在文化底蕴方面还是在语言沿用方面,海宁方言都是比较古色古香的。

    现如今方言保护和研究越来越被重视,虽然很多地方要推广普通话,一定要说普通话,但是希望在更新换代的时候不要把我们老底子的财富给埋没了,希望方言还是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希望海宁方言继续变得有趣。

煤缘 发表于 2017-11-14 10:22:02

煤缘 发表于 2017-11-14 10:22:07

煤缘 发表于 2017-11-14 10:22:12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赵老师!

羊君 发表于 2017-11-14 21:28:00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羊君 发表于 2017-11-14 21:28:16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羊君 发表于 2017-11-14 21:28:42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给力支持!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海宁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