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发表于 2010-5-27 13:50:49

罗延银:小岗位干出大不平凡

罗延银,河南商城县人,现为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管网管理所疏通班的管道养护工。2007年2月被评为2006年度苏州市“十佳新苏州人”,同年5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苏州有史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外来农民工。

    城市排污管道中主要成分为居民的生活污水、医院废水、餐饮业污水等,其中的油垢、生活垃圾等非常容易引起堵塞。养护疏通是个苦活、脏活、累活,一般人都不愿意干这样的工作。说是管道疏通养护,实际上就是人们俗称的“通下水道”的,这活苦、脏、累。

    1997年,罗延银从河南来到苏州打工,应聘成为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的一名管道疏通养护工。和做农活比起来,污水管道疏通不仅更脏、更累,而且由于井下空气长期不能得到流通,会充斥一些有毒气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做一名称职的管道疏通养护工,必须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更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

    污水管道工工作的时候,需要裹着橡胶防水服,进入潮湿肮脏的下水管道。踩着散发着恶臭的污水,手上触摸着浸满油污的垃圾和砖石,腿边爬着和漂着蛆虫,耳边还有蚊蝇在盘旋。尤其当破拆管道封口时,污水从破口处直接喷溅到脸上身上。下井疏通管道实在太苦、太脏了,曾和他一起应聘的人做了一两天就辞职了,但是罗延银留了下来,一干就是十多年。

    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养护的是市区污水管道,下井作业、清理井内垃圾淤泥是管道工的必修课。而一般井内都含有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且容易爆炸。所以管道工直接下井作业居有很大的危险性,必须采取降水、通风、气体检测等准备措施。罗延银在工作中处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每次当同事们准备下井作业,作为老师傅的罗延银总是对安全带拉了又拉,对呼吸气管试了 一下又一下,并一再嘱咐注意事项;而他自己下井也是一丝不苟作好各项准备工作,按他的话说:“安全马虎不得”。一次,罗延银在例行管道养护工作中,发现别的单位的管道工为省时间,直接下井作业,他也赶紧进行制止,并对他们讲清其危害性,将不安全因素杜绝在萌芽状态。

    罗延银凭着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同事们摸索出了一条“生命线”。就是在人员下井作业前,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然后在下井作业时腰间必须系一根“救命线”。当发现情况不对时,能及时将人员从井下捞上来,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条小小的普通的不起眼的绳索,联系的是疏通工的生命安全。正是他的这种工作态度,苏州市区管道养护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罗延银同志长年工作在管道养护第一线,对居民群众求助,他总能及时赶到帮助解决。在2004年的酷暑,一拆迁户在规定时间内仍未搬出房屋,而施工方已开始施工,将这条线路污水管封头处理。由于该户房屋地势低,路边公厕污水回灌至居民家中,家中一片狼藉,居民抵触情绪严重。虽然这不属于疏通班的工作职责,但接到有关部门求助电话后,罗延银和疏通班人员立即赶到事发现场。由于是居民室内,无法用疏通设备,只能采用人工排污。罗延银同志跳到污水中,用水勺将污水清到桶中,污水散发着恶臭,还飘着粪便。天很热,连户主都捂着鼻子站得远远的。罗延银和疏通班人员整整费了三个多小时才将管道和主管道连通并清干净居民室内污水。居民的室内的污垢清除了,而罗延银足足在污水中泡了整整二三个小时。罗延银的举动感动了这户居民,第二天该居民主动到单位表示感谢。

    2009年7月30日,苏州城区突降大雨,排水公司值班人员接到大儒巷8号居民电话,反映该院内积水最深处达50厘米,情况危急,如果水位再不下降的话,居民家中即将进水,后果很难预料。经过联系公司生产调度部门,咨询能不能对大儒巷进行进一步降水,答复是完全没有可能,那里的所有的水泵都打开了。中午12点30,正在吃饭的罗延银同志接到任务,需要前往大儒巷8号院内进行紧急排水。罗延银马上放下才吃了一半的中饭,招呼周边的同事:“走,抢险去”。罗延银和他的同事们冒着大雨将移动电站、水泵、气囊等装上抢修车。到达现场后罗延银同志迅速穿好下水衣,对8号大院污水出口放置气囊封堵、放置水泵排水,场面虽然忙碌但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晚上六点刚排完大儒巷的积水,平江区建设局防汛办又打来求救电话,反映平门一村积水到现在还没排除,居民回家不得不将裤腿挽的高高的,淌着水回家。罗延银同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居民明天出行看不到积水”。他再次赶赴现场,对新村排水管道进行临时封堵,采用水泵强制排水,在现场不间断地从晚上8点一直干到次日早7点,将路面的积水全部排除掉,才收拾工具回去。虽然他拖着疲倦的身体,但看到出行居民赞许的眼神,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2009年一个寒冷的冬天,居民投诉东环路污水管道堵塞,查明是因为道路改造中,有大量的建筑垃圾落入窨井内而造成堵塞,急需人工下井将井内的建筑垃圾清理掉。虽然天气异常寒冷,普通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都感到钻骨的冷,但由于井下作业空间有限,罗延银同志不得不脱去外套和线衣,穿上下水衣,泡在冰冷的污水中,用手一捧捧将建筑垃圾装入铁桶中,再由同事拉到地面。一不小心污水要溅到他的脸上、头上,路人看到他那冷的发紫的双手、冻的发白的脸,连连竖起大拇指,连称“真是太苦了”,但他却连续在水中泡了十来个小时,清理出数吨的建筑垃圾,直到管道恢复畅通,才从窨井里上来。

    越是逢年过节,管道疏通养护的任务就越是艰巨。春节一到,外来工作人员纷纷赶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罗延银总是主动留下来,坚守岗位。2005年小年夜,东百花巷31幢居民紧急求助:称污水满溢。罗延银和疏通人员立即赴现场查看,发现原来由于居民用水量过小,大量垃圾在管道沉淀,导致沿途管道堵塞。针对这一情况,罗延银和疏通班人员进行了逐段清挖。次日(大年夜)又调动疏通车对沿途管道进行疏通,一直工作到中午11点多,恢复了管道畅通,保证了市民春节期间的正常生活。2006元宵佳节来临时,接到沧浪区建设局的紧急求助电话:古胥门广场边窨井污水满溢,而该广场举办的“姑胥盛世逢佳节,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正在进行中。接到电话后罗延银和疏通班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查勘,原来是餐饮单位排放油垢多,堵塞管道。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进行清挖。此时的古胥门广场已是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大家都沉浸在元宵节的喜庆气氛中,情况已不允许全面养护,只能调来疏通车,用高压水枪进行暂时疏通,水位慢慢下降,污水不再满溢。为防止污水再次溢出,给群众带来不便,又临时增设了一台抽水泵备用。第二天清晨,趁着老百姓还没出门,广场人少可以作业,罗延银带领养护疏通班人员冒着严寒,对广场边的地下排污管道进行清挖。他们逐个打开井盖清挖油垢垃圾,一上午就清出3车200多袋的油块。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又对该地区排污管道进行了全面的疏通养护。

    罗延银在疏通班工作的十多年来,为市民排忧解困的事例举不胜举。十多年来,他和同事、社区居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施工中,他和伙伴们尽量不扰民,总是力求第一时间将污物清除,将路面清扫干净。夜深人静时,他总是关照大家小声作业,以免影响居民休息。平时,无论寒冬还是酷暑,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接到市民的求助电话,他就立即和同事奔赴现场实施紧急疏通。这些年来,他先后参与了苏州市区干将路、人民路、景德路、新市路、十全街等数十条主干道约30多公里污水管道的特殊养护任务,每年下井两百余次。

    罗延银,一个外来民工,在苏州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苏州的人居环境改善十多年如一日辛勤地工作着,换来了苏州科学发展、和谐治水的新成就。如今的罗延银,同样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服务理念,继续在管道疏通养护岗位上努力工作,为保护苏州水环境、建设苏州“三区三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苏州新闻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延银:小岗位干出大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