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1-21 20:45:20

生命的韧性

   文\滨南采油厂夏新联

    —读史铁生的作品《想念地坛》有感

    近读已故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作品《想念地坛》,心中十分感动和震撼。史铁生是知青作家,我当年曾读过他的小说。史铁生中学毕业去农村插队,二十岁的时候双腿就残废了。以后立志写小说,三十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造出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其作品多次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出血逝世,享年59岁。

    史铁生的这本书有他个人生活的记录,其中的一些片段有些自传体的性质。这本散文共分三辑,第一辑《我与地坛》主要是对往事的回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写出了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怀念。《老海棠树》是写怀念已故的姥姥。这些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感情和不尽的哀思。文字朴实生动,真切感人。第二辑《在家者说》主要是对儿时的回忆,如《我的幼儿园》、《二姥姥》、《老家》。第三辑是《扶轮问路》也有主要是随笔录,如《扶轮问路》、《病隙碎笔》、《重病之时》等。包含对人性、对宇宙、心灵、对宗教等的深入肌理、入木三分的拷问和剖析,深邃而又理性的思索,宗教味、哲学味很浓。

    史铁生瘫痪时,也曾深深地绝望过,也曾多次想去自杀。这都可以理解,一个正值青春韶华的青年,一个对未来满怀希望和憧憬的青年,遭此横祸和打击自然难以承受。我想要不是因为疾病,史铁生应该有着一份更理想的生活,人生道路更为圆满。可以上理想的大学,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要强的他也许可以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但史铁生终于战胜了自己,从苦难中崛起,开始挑战自我,不仅顽强地和病魔作斗争,而且还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

    史铁生曾豪迈地说“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临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从目的转向过程,追求使你充实,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这些话是多么鼓舞人,激励人,出自一个残疾人之口,就更令人激动和敬佩。让人看到的是一颗高贵的坚强的灵魂。史铁生不仅有着超凡的文学天赋,而且还是一个生活的强者。

    一向敬佩那些自学成才的作家们,但史铁生和他们不同的是,还有疾病的困扰和折磨,要想自立和成才,不仅要克服文化知识的不足,而且还要战胜病魔。这就使我对史铁生不仅是敬佩而且是崇拜了。生活给他设置了那么多苦难和障碍,但他选择了不屈和抗争。他的精神、他的才华、他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们这些健康人都汗颜和自惭。和他相比,我们遇到的那点打击和困难又算得了什么?解读史铁生不仅要学他的作品,而且还要学他对生活的态度。怎么对待人生?怎么克服困难?史铁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交出了一份最出色的答案。史铁生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当遇到痛苦的时候,当遇到难题时就想想史铁生,我们的心就会释然了。

    当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也许我们没有他那样过人的文学天赋,有他那样优异的才华,像他那样功成名就,传扬天下。但最起码可以学习他的精神,他对生活的态度。他的坚强,他的勤奋、他的韧性。这就是史铁生带给我的思索和启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