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7-11-23 08:14:22

重庆市垫江县新民镇安监办主任张德昌——安全不是“免检品”

“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抓经济发展和安全监管工作,都是为群众服务。”




他是镇经发办主任,但在招商引资时,他最关注的却是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他还是镇安监办主任,在日常检查中,他坚持对每一家企业、每一个村居都严查严管,不留死角。

他是张德昌,重庆市垫江县新民镇安监办主任兼经发办主任。一手抓发展,一手管安全,他感触颇深:“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抓经济发展和安全监管工作,都是为群众服务。”

把事故后果说一说

张德昌像一枚松塔,远看粗犷圆润,但骨子里却棱角分明。

新民镇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和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等领域,同时农业企业较多。不少企业是张德昌花费大力气招商引资到新民镇投产建设的。

招商的时候软磨硬泡,招来之后要对企业严格监管,能下得了狠手么?这个问题在张德昌看来,根本不是问题:“安全不是‘免检品’,任何企业只要在新民镇落地,我们都要严格进行安全监管。”

“最难管的还是那些只有10多个人的小企业和夫妻店,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也跟不上。”张德昌告诉记者,近年来,新民镇多了一些来料加工的小企业和小型工贸企业。每个月的安全检查,就够他忙得“脚打后脑勺”。

“这些企业的老板舍不得投入啊!”张德昌感慨地说。今年,他到一家加工碗的工厂检查,现场的情况让他放心不下: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缺陷,防雷、防机械伤害措施也不到位。

张德昌认为:安全监管就要抓早、抓小、抓细,要“趁小抓紧赶”。

为此,他准备了很多案例资料。到企业时,他边检查边结合企业现场讲这些案例。“如果我只是指出了隐患,对这些小企业的负责人来说,触动不大。我结合案例,把事故后果说一说,他们就知道怕了。”

依靠自己收集的丰富案例资料,张德昌给镇上每家企业的负责人都灌输了“不重视安全,就是短命企业”的理念。

“现在,企业人员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检查了,知道我们是为了他们好。”张德昌说。

不整改就要动“手术”

在工作中,张德昌也会遇到一些企业对安全隐患不重视、不整改的情况。

“那就必须给企业动‘手术’了。”张德昌口中的“手术”,就是从严执法处罚。

重庆万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是新民镇最大的企业。这家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为580万元的制药公司是张德昌经常去“串门”的企业,“这家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必须更上心”。

有一次,张德昌和专家、镇安监办工作人员一起到该企业检查,发现企业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当场责令其整改。然而,在之后的复查中,他发现隐患还是隐患,该企业未落实整改措施。

“我们采取了断电措施,给该企业断电2天,督促其整改隐患。”张德昌说。这家企业的设备设施已经用了10多年,存在老化等问题,如不及时整改,是会出大事的。

邀请专家检查和断电是张德昌经常采用的措施。

“邀请专家检查,是给企业做‘CT’。像我在这里工作了10多年,对镇上的企业太熟悉了,有时候反而查不出来问题。还有一些检查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如危化品检查,专家查得更准。”

为什么经常对企业采取断电措施?张德昌说,辖区多是小企业,罚款太重,影响企业发展,罚得轻了,又收不到好的效果。“断电不让生产了,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引起企业负责人的重视。”

情况特别恶劣的时候,张德昌处罚起来也不含糊。有一次,他率队对镇上一家家具厂进行检查,发现该厂连最基本的职业病检测工作都没做。

“必须罚!”张德昌当场撂下狠话。最终,该厂被罚款5万元,在新民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时候,检查百次不如处罚一次。”张德昌感慨地说,自从这次“大手笔”处罚后,镇上的企业对安全生产再也不敢忽视了。“过去建筑施工现场有作业人员不戴安全帽的情况,现在看不到了。”

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自2006年担任新民镇安监办主任以来,11年间,张德昌走到哪儿,就把安全监管工作带到哪儿。

“我干过建环工作,当过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干经发工作,安全监管工作始终没丢下。”张德昌说。

过去,新民镇有3家煤矿,那是张德昌最放心不下的地方。他几乎长年累月地到煤矿轮流蹲守,“怕出事”。

2012年,1家煤矿发生顶板事故,造成1名矿工死亡。“当时我的压力特别大。”张德昌说,“发生一起亡人事故,意味着至少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就没有了,死者往往年龄都在30岁到40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以后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办?”

在他看来:“这(安监)是一项护佑生命的事业。既然选择了这项工作,只要在职一天,就要干好一天。”

2016年,新民镇3家煤矿全部关闭。但张德昌还是不放心,每个季度都会去各个井口检查。

新民镇的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了。张德昌坦言:“压力相对小了,我们更得尽职尽责,把安全生产工作干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市垫江县新民镇安监办主任张德昌——安全不是“免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