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北美的玉米
首页/每日好诗祖籍北美的玉米
作者: 袁文章 2017年11月23日09:31 浏览:1809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
承认不承认都是事实
黄皮肤的玉米的确祖籍北美
这多少让农历有些意外
在须根的乡村一株玉米
和满口中原方言的红高粱一样
极少有肤白的亲戚相互走动
自立秋开始她就要换上粗布外衣
用风的步频在田间行走
直到患上风湿才抱着孙男嫡女
憩息在木版年画里
没有人探究一株窈窕的玉米
为何要越洋过海远嫁东方
率直的乡村也很难从粗糙的玉米团里
嚼出富有营养的国际主义成分
但她同飞鸟等高的豁达
的确助长了秋天对锄头的误解
也曾有夹杂着雨水的像素前来搭讪
元音的玉米仅仅用斜体的矜持
就给了轻视者一头雾水的迷惘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正拔节的崇敬
一想到饥饿年代一株母性的玉米
曾解开斜襟的外衣为乡村哺乳
我就觉得空洞的腹腔里
真的呼啸着玉米的基因
2017/10/11
点评
大凡司空见惯的事物,入诗难免会老旧陈腐。好诗总是另辟蹊径,撕裂束裹的外壳。《祖籍北美的玉米》通过玉米与母亲精神等值的衡量,把一株玉米的身世、形态、以及精神层次拟人化,从而透过母亲的形象予以血肉丰满、动人的呈现。“黄皮肤的玉米";“患风湿的玉米";“抱着孙男嫡女的玉米";“窈窕的玉米"毋庸置疑,一株玉米在诗人的笔下已经注入了中国母亲的鲜活的生命。 诗人首先从玉米的籍贯写起。紧接着运用倒叙的方法,把玉米在秋天的老态、沧桑和果实合盘托出。“粗布外衣"形容玉米历尽风雨,失去绿色的光泽;“用风的步频在田间行走" 则形容玉米随秋风前后左右摇摆的样子。 “直到患上风湿才抱着孙男嫡女 憩息在木版年画里" 玉米会患上风湿吗?当然。大骨节的玉米,佝偻的玉米,倒伏的玉米……这里,疾病是玉米的,也是母亲的。孙男嫡女是玉米的,也是母亲的。“憩息在木版年画里"则是一幅优美的画面,喻示母亲幸福,安详的晚年。
诗人说玉米“同飞鸟等高的豁达"则是赞扬玉米没有国界的爱。
“一想到饥饿年代 "这恐怕就是诗人写作本诗的全部动机和意义了。对于饥饿的了解就是对于粮食的了解,犹如孩子对于母乳的了解。“一株母性的玉米 曾解开斜襟的外衣为乡村哺乳"——触动人心的一笔。这是玉米之于乡村博大而深厚的恩情。“我就觉得空洞的腹腔里 真的呼啸着玉米的基因" 诗人在此直抒胸臆,不再闪烁,压抑自己的感情。一株平凡的玉米,彻底被诗人升华到母亲的高度,这恐怕是对其无以复加的赞誉了。如今,尽管饥饿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远了,但是离某些人的记忆却仍然很近,很近。如同压在箱底里的老母亲的斜襟外衣,偶尔触碰到了,还是忍不住生出一些酸楚,以及难以名状的恩情来。
点评网友:弱若儿
“每日好诗”网友点评名录
诗者絮语、韩东林、凤鸣宫山、wxh2016、只蝶痴梦、李龙、芦苇*印迹、老磨香油、斯文白·雷、珍河、诗语温暖、周塬、孟未了、冷麾、蟋蟀、皖西周、沉香行*朝闻道、紫梦微醺、燕诗雨、荣光启、吴根友、易寒水、九月漫、安峰、高杉、王卫国、于贵锋、王徽公社、河空里的醒、荷戟寻仇、忧子、王怀文、渭石、夜来间、杨小滨、diaspora、paulo、草树、了清、西部、管俊文、weijianshu、黄辛力、一粒沙、桃花岛岛主、龚锦明、天天、独侠、张玉慧、王兴中、snowmoon、vilemon、苏贺朝、淇°、yan、张玉慧、晏阳等。
(以点评时间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