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1-24 20:20:32

山行记

   文\广东中山石油分公司司徒锦波


    近来这段日子,天空阴霾得厉害,厚重的云层臃肿得如同穿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衣物,白天里见不得一丝一缝漏下的日光,阴郁至极,如此日子,颇感了无生趣。幸得昨夜北风呼啦啦地肆虐了整整一晚,今晨天空才重新焕发了颜色,我也抖落了身上的锈斑,整个人活络起来,便迫不及待约上几个朋友登山去。

    虽是腊月寒冬,但中山的天气尚留有初秋的温凉和湛蓝澄澈的天空,日朗天青,惠风和畅,实在是冬日里难得的好日子。随着车子与市区的距离渐行渐远,耳边的喧嚣声渐不可闻,心里残留的一点烦闷也消弭不见。车子行驶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便到了同事口中神秘的洞天福地。

    广东的冬天,很难看到肃杀萧条的秋冬景象,即使在农历十二月,还能看到零零星星的花开,虽然没有夏季时那般绚烂,但多了几分傲然之气。沿着山路行走,山风虽凛冽,但却比城市间横冲直撞的干燥北风多了些人情味,而且还携带了山涧溪流的清新湿润,吹在脸上反而让人倍觉精神振奋。山草也收敛了往日的招摇,不再过分热情地伸出手来抓挠行人的裤脚,反是规规矩矩地立在路边,欢迎人们的来访。路遇分岔,则择高而上,无他,凡登高者,不达山巅,岂能罢休。

    行至半山腰处,遇一处视野开阔的空旷之地,可远眺到山下的涓涓河流,河岸边上栽了一株洋紫荆,花开五瓣,瓣紫蕊红,花团锦簇,落英缤纷,煞是可爱,丝毫不比四月漫天飞舞的樱花雨逊色。江水泛蓝,在群山之间蜿蜒前行,仿似一条天然的玉带缠绕其上,给苍莽的群山增添了几分灵气。天上白云朵朵,河面清波涟涟,远山峰峦叠翠,近处花树凝红,实在沁人心脾,让人身心俱爽。不由得想起山水诗人谢灵运来,“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对自然山水无限热爱。

    山路崎岖,人迹稀疏,攀登起来相对吃力,行至半途,便有个朋友大呼走不动了,于是便在周围找了个较为平整的地方,稍作歇息。我倚坐在一棵松树底下闭目小憩,仿佛全身沐浴在混着阳光的松脂香气里面,浑身暖暖的,每一个细胞都恣意呼吸这山林的惬意。不过静坐了十分钟,整个人便精神抖擞,精力充沛,同行的朋友亦是如此,便提起脚步,继续行程。行走之中,我忽然有些明悟古代名士高人为何多结庐山林了,俗世多纷扰,红尘蒙双目,也只有在淡月疏风的山水之地,方可守得心神清明。

    五桂山山岭连绵,不知多少里也,故我们攀上一座较为突出的山峰峰顶便停住了脚步。其实山顶的风光并不如攀登过程的所见所闻,这里只有零落几棵被山风摧残得光秃秃的松树,山草也稀稀疏疏,东倒西歪的,只有零星的几块岩石散落在地面,在山风的呼啸里更显寂寞。但我们登山一行人却是异常兴奋,山虽不高,亦雄峻挺拔,站立山巅之上,便有征服的成就感。古人造“仙”字,一个人一个山,寓意显而易见,所以古人寻仙问道,祭祀天地,多在名山大川。对于山水的热爱,我想这是自古以来烙印在血脉里的,任谁都无法割舍这份山水之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实,山无须仙人隐居,水亦无须神龙潜伏,山水之乐,在于四时变化景致各异,在于天光云影朝暮不同,在于同游者志趣相投性情相近,如得其中一二者,便不负登山之行。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7-12-20 08:25:18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7-12-20 21:00:33

回 1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