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走李家塔
早已耳闻李家塔是对关闭的矿井,也早就心向往之。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偷得浮生半日,在和煦的冬日暖阳照耀下,雀跃着对这对关闭矿井的好奇之心,我沿着矿区附近的铁路上路了。在通往王石凹矿的路口,看到一位老妈妈背着包从和铁路接壤的小路蹒跚而上,怕走冤枉路的我向前打探:“大娘,您知道李家塔从哪走吗?”“李家塔啊,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不带拐弯的,就到了。”大娘回头指着她走来的这条路对我说。随后又道:“你是去李家塔矿吧,那里关闭了,没啥人的,没有王石凹热闹。”因为是星期天,王石凹又逢集,加上这么好的天气,热闹程度可想而知。但我想:“都是关闭矿井,比起王石凹来,李家塔矿也不至太冷清吧!”
虽然老妈妈指的路是条小路,但路况还算平坦,而且很快就上了水泥铺就的乡村公路,这样大概走了十多分钟,一条由清一色红瓦白墙院落组成的街道出现在我的视野当中。从路标和经过的写有村名字样的队部来看,这里应该是李家塔村。整个李家塔村的街道很干净,有的家门口停着私家车,从敞开的双开铁门望向里边,家家院子里都停放着摩托车,因为天气好,还有在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的。看得出来,这里村民的日子还是很殷实的。在安徽老家,附近的村落因毗邻矿区,跑运输的和在矿上班的很多,家境也都很殷实。这里红火的日子,也是曾经的李家塔矿拉动的吧?这样想着,我对尽快到李家塔矿走走看看的心情越发迫切起来!
走过乡村街道右拐,再走一段路是个上坡,从坡上走来两个中年妇女。上前再次确认行路无误后,我知道,李家塔矿就要到了。顺着坡道上去再右拐上个短坡,视野中出现一座红楼。红楼在三岔路口的最右边,保存还算完好,但从破损的窗户和剥蚀的墙皮来看,里边大多房间已无住户。红楼历经风吹雨打,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矿井关闭后的凄凉。想到自己原来所在的煤矿也关闭了,若干年后不知是何种样子,心中不由泛起一阵酸楚。
端详红楼良久,也未见有人经过,只有一个腿脚残疾的老妈妈拄着拐杖费力地来回走着。“大娘,这是李家塔矿吗?前边有卖饭的吗?”连续行走已让我有些饥肠辘辘,在问路的同时,顺便问了下吃饭的地方。“是啊,这就是李家塔矿,往下再走十几分钟就到广场了,那里有一排小棚子,都是卖饭的。”大娘腿脚不便,耳朵却还灵光,热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对大娘道谢后,我朝下走去,走上不远,看到一个院子,紫红色大理石门墙上写着宏业煤矿几个烫金大字。
这个煤矿应该不大经营了,进去也没有门卫阻拦,右手边是一排居住兼办公的小平房,要不是有两个人在两个不大的煤堆前筛煤,很难让人与煤矿联系在一起。顺着宏业煤矿再走不远,路变宽了许多,视野也开阔了许多,两边墙上“李家塔社区宣”的字样不时跳入我的眼帘。这应该就是曾经的李家塔矿广场了吧!一条路就能看到头,两边都是低矮的平房,已经关门歇业的饭店不能称之为饭店,只是供矿工班后喝酒胡侃的小酒馆。有两处稍有规模的厂区,也只做着与煤无关的营生,而且因地处偏僻,从里边的产品储备和仅有的几人在内聊天来看,经营前景并不乐观。
想品尝一下地道陕西小吃的愿望被一个个已关闭的小饭店梦碎,直到掀开一个墙上写有经营砂锅、饸络、米线等小吃的房子门帘,才找到卖吃的,而且可能因为生意难做,经营品种并没那么多,只有炒皮和饸络。老板是个胖大婶,极力向我推荐炒皮,说是时间快,味道也好。经不住味道好的诱惑,加之早已饥肠辘辘,我就要了一份炒皮。刚开吃,进来一位六七十岁的老汉。老汉应该和老板很熟,在等饭的过程中,和老板你一句我一句的谝着。
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依稀知道老汉是个退休矿工,目前正经受疾病的折磨。一月有两千多元的退休金,多数都用在了网络销售的“灵丹妙药”上。老板劝他从正规医院购药吃,这样花不了多少钱,剩下的还可以存起来。但老汉显然不愿意听老板的,并且不时抱怨退休金不能足额发放,造成生活很拮据。
这老汉应该是一个很典型的因病致贫的例子,随着社会的进步,矿区这样的例子在逐步减少,但在煤矿井底干一辈子的矿工,能够退休后有个好身体的,确实很少。
返回的路上,来时的好心情荡然无存,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忧伤。直到走回来时的路口,又乘坐缆车来到王石凹,融入熙攘的人流,心情才稍加舒缓。关闭前的李家塔矿,应该是一对生产规模有限的小煤矿,环境和设施与王石凹这样国家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矿井没法比,但矿工的命运又何其相同。都被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所左右,以至于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矿井拿一份相对稳定的工资都成了很奢侈的事情。
来到乔子梁矿已近一年,山上的花草枯了又荣,荣了又枯,就像人的心情一样不能把控,又像人生的际遇一样难以捉摸。李家塔清冷的街道、破败的红楼,和老矿工空洞无奈的眼神,时常在我的脑海中闪回,冰冷却现实地对我进行着拷问。
每到春天,乔子梁矿周边的迎春花开得很盛,虽然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方能见到,但那着黄衫、曳芳华的曼妙身姿太过招摇,竟倏然钻至脑海,让人不由不心怜,不由不想念。冬渐隆,盼春归…… 献上拙作!
回 楼主(胡云峰) 的帖子
学习胡老师美文! 胡老师辛苦了!
回 2楼(听者) 的帖子
谢谢申老师,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