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12-7 16:10:15
感谢王新平、赵明军、尹春鹤、孙建国、屈连西、浮山神、李新宇、杨景瑞、夏忠、肖鹏鸣、张佳雷、侯秀峰、刘运喜、白银宝、乔吉奎、李长兴十六位老师的支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12-8 10:11:56
仓下 2017-12-8 08:19:59
这话题搞得好,今年我矿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从年初的颓废迷茫中我们有了接触和交集,慢慢的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把手里的活一件件干的漂亮,后来实现了人生的飞跃,现在是我矿掘进区的党支部副书记。我把他的故事说给了我读研的儿子,永远要善待自己的工作,你的用心和努力不会白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12-8 10:12:29
感谢王新平、赵明军、尹春鹤、孙建国、屈连西、浮山神、李新宇、杨景瑞、夏忠、肖鹏鸣、张佳雷、侯秀峰、刘运喜、白银宝、乔吉奎、李长兴、李喜庆等十七位老师的支持!
wcfyyq666
发表于 2017-12-10 12:11:14
我的老母亲
吴春卿
发表于 2017-12-10 12:14:19
2017使我最忘不了的那个人是赤峪煤矿洗衣房的岳胜确,在洗衣房见到她时,她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她50多岁,一头短发,一副温恭谦卑的神态,面带微笑的给我打招呼,甚是叫人心情愉悦,亲切温和。我被她礼貌的举止所动容,接下来的接触中,她的待人处事、工作热情,则带给我更多的启迪与感悟,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她就是洗衣房的组长岳胜确
学无止境 潜心专研
洗衣房工作虽说是个简单,枯燥的岗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无非是把手头的脏衣服洗干净,摆放整齐。看似简单平凡,做起来还真有点小智慧。岳胜确说“洗衣房工作,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使用操作洗衣机,如何快速准确的查找衣架上衣服的位置。现在的洗衣量与日俱增,衣架摆放也数不胜数,大约有1000多个衣架号,想要快速准确的牢记并查找到所在位置绝非容易之事,这就要求自己多实践,多看多记。”岳姐是个心细勤奋的人,对工作要求也很高,她为了尽快熟记熟练衣架号,每天多走多练多看,刚开始,脚踝都肿啦,腿也酸痛麻木,自己想办法克服了,她时刻想着把工作尽快的熟练操作起来,不拖矿工兄弟们的后腿,加强与兄弟们间的协同合作。除此之外,她巧思妙想了一些好点子,让女工们在洗脏衣服的时候,即避免了煤尘污物浸入鼻腔,又使女工干出了事半功倍的活。她这种积极进取,力求上进的工作热情深深鼓舞着姐妹们。用她的话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勤能补拙,活到老学到老。”
爱岗敬业 热情服务
洗衣房作为矿上的后勤服务单位,心系广大职工,力争做到服务周到,热情友好。给每一位矿工兄弟在严寒里送去温暖、在烈日下带去凉爽。岳胜确在这方面的做的游刃有余,不仅疏通化解好与以往矿工兄弟们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还加强与矿工兄弟间的了解与帮助,有时候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微笑都能带给矿工兄弟一份好的心情,使上井的工友消除疲惫,下井的工友鼓舞人心,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总是默默无闻的干好每项工作,缝补衣服方面更是做到及时、精细、一丝不苟。一些难度大的缝补活儿,都经她那灵巧的双手飞针走线般巧妙的缝合,为多数矿工兄弟降低了工作服的消耗,尽最大努力为矿节支降耗方面发挥一点绵薄之力。她总说,“矿工兄弟下井工作不容易,环境恶劣,很辛苦,我们要多为他们着想,都是一个单位的兄弟姐妹,共同努力才能把我们的矿井建设好,发展好,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乐观向上 友善和睦
现在提起洗衣房岳胜确,每个人都津津乐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工作上表现出色,干劲十足。工作外,她还是个热情友善,助人为乐的知心大姐,她性格内向,真诚善良,下班后,为消除工作疲劳,常常在矿区转,一来锻炼身体,二来了解矿区工人们的生活习惯,她常笑着对我们说,“煤矿真是个温暖的大家庭,矿领导为体恤职工辛苦工作,把宿舍建成了职工自己的家,使职工疲惫的精神有了一个舒服的大家,如果矿区矿工兄弟需要帮助之时,她总是义不容辞,全力相助。有一回,我肩膀酸痛,经过她的推拿按摩,再加上刮痧拔罐竟然治好了,这就是无所不通,友善和睦的岳胜确。她从不与人发生口角,她心胸宽广,善解人意,与世无争,她总是心怀感恩之心,心存友谊之情,知足常乐乃是她的座右铭,如此宽广的心胸,如此平稳的心态,不正是我们所学习借鉴的吗?
生活中有许多的故事发生,也有许多的人物歌颂,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如果带给大家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动力源泉,我们为何不取其精髓唯我所用所学呢?带上这种正能量向着美好的明天出发吧!朋友们!这就是我2017年遇到的一个最平方的特别的人。
ZX68
发表于 2017-12-10 23:12:57
岁月匆匆,流水飞花。弹指一挥2017,一年来对我来说最特别的那个人就是玉门公路管理段区队安全员兼统计员李玉霞同志。一年来,她以一个老养路工和安全员的身份为区队安全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12月6日,她虽然光荣退休了,但在段上召开的离退休职工欢送会上,各位同事和领导都给与了她很高的评价。
一年来,李玉霞同志在亲自抓区队安全的同时,还以站班安全生产管理员的身份为班组安全生产代言,积极落实酒泉公路管理局推广的岗前安全教育“四个五”工作法,使每天作业的养护职工清楚作业内容、防护措施、安全管理程序及作业现场标志牌的规范布设,确保职工在完善的现场安全措施布置下工作。随着高速公路客、货流量的不断加大和今年9月第二届“国际敦煌文博会”的召开,嘉安高速公路的养护压力与保洁任务与日骤增,八小时之外及夜间应急抢险保通频率大幅攀升,养护风险也随之不断加大,作业环境里一天到晚24小时的车水马龙,区队长要带领28名职工、12名雇佣工在高速公路上清除抛洒物和垃圾,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着实让知情的分管领导时时担心、刻刻揪心。高速公路上过往的车辆行车速度快,在路面上作业安全风险大,可以说,在每天当班的八小时时段里,分分秒秒都存在着危险!她总是把人的安危放在心上,做到“安全在我心中”。为此,她常说:安全就是一种责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安全员,她认为只有凭借业务技术,把工作责任心、安全责任心紧密相结合,才算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她在职工的班前会上讲过这么一句话:“对于我们公路养护部门来说安全是放在首位的,安全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她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把“安全至上”只放在口头、做成标语条幅,而是实实在在的在思想里刻上“安全第一”。在每月一次的站班安全会上她讲道:“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经验。每出一个事故,都能总结出一二三条经验教训,日积月累,就成了我们的安全规章和操作规程。换一种说法,就是血的教训换来了我们的规章制度。”“事故都是违章造成的,人员车辆一旦上路,就要树立防事故、保安全的意识,处处想在前,安全关口前移,真正把别人的事故当做自己预防事故的经验。”这让区队职工明白了一个道理:安全就是一种防范。今年以来,我也和区队职工一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遵章守纪,把好安全关,搞好自防互防,杜绝“三违”,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做到了“低级的事故不出、可以预防的事故不出”,不断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一年来没有出过一起人为的安全事故,从而确保了班组安全养护、单位大局稳定。这一年来在安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李玉霞同志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岁末年初,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我的脑海里立刻想到最特别的人大概就是她了!虽然她已经退休了,但是,和我搭档这几年来,我都心存感激,在工作中能遇到一个肯帮你、有责任心的助手或搭档是我的荣幸!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尽管一年的风霜雨雪带走了我们繁忙的韶华时光,但是,一年来共同工作的点点滴滴依旧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无法忘怀。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如今,对我来讲那个最特别的人——李玉霞也已退休了,但是,我们那种同事加朋友的友情始终是纯朴而又真挚的,而且就像美酒一样,沉积越久越香浓!
唐风
发表于 2017-12-12 17:38:52
一年了,真快,最特别不是最爱也非最恨,思来想去,最特别的是偶然进入平台,就有各位老师进入到生命中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12-16 20:11:15
厨师--张大姐
2012年,我在J站。还记得那是冬天,我的手脚每天冰的像冰棍儿,也不好好吃饭。
站里厨师是个26岁的年轻人。听说他在家里很少下厨,站里的大锅饭还真是难为她了,别说色香味全,只要做熟就是不错的。
几个同事干脆不进厨房,我也是一顿饱,一顿饥。
一天,大伙儿都围在一起好不热闹,“是农村来的……”“怎么了,怎么了?”我好奇的拨开那一堆堆人。
“你还不知道呀,咱们站新来了一个厨师。领导还不知道安排跟谁住呢。”
望向那双忧虑又紧张的眼睛,我说:“和我一起住吧。”就这样,张姐和我住在了一个宿舍。
她约摸40多岁的样子,1.60米的个头,身体却很单薄。一开口就是地道的甘肃方言,惹得大伙都笑。张姐也不恼,憋红了脸不好意思的说,“饿不会奢你们的普通话,但是饿能听得懂你们奢的啥。”
在厨房里,笨重的锅碗瓢盆在她手里就像变了戏法似的,叮叮当当热火朝天。蒸的馒头赛过街上卖的,花卷,饼子,一天都不重样儿,鱼香肉丝、回锅肉、水煮鱼……更是被大伙抢的盘子底朝天。有些爱吃面食的也有口福了,张大姐不仅会做拉条子、面片,做杂酱面,就是臊子面也能让大伙儿吃了舒心。
几个从不进食堂吃饭的人,禁不住美食的诱惑,接连回了几次碗,还不住的夸赞,“张姐,你做的饭真是太好吃了!比我妈做的还好吃呢!”
她做的美味,让大家对朴实的大姐刮目相看,每天大伙围着饭桌边吃边聊,气氛浓浓。她常说:“你们都在外上班很辛苦,只有吃好才能好好工作呀”。
她总把我当亲妹妹一样看待。早上我有时赖床,她便打了早点放我桌上,有时凉了,她还会热热。知道我手脚冰凉,熬了生姜水让我泡脚,还责备的说:“这么冰凉的手,以后可咋办?”。张姐知道我肠胃不好,便变了花样的熬粥给我……
“啊呀,你怎么来了?”我一抬头看见张姐大步向我走来。
“快放下,放下……”,张姐一把夺过我手里的污油抹布,“怎么啦?”“你那手是写文章用的,这脏活我来替你干。”
“哈哈,我还没这么娇气吧。”站里安排打扫卫生的活儿,她总抢着帮我干。
她从未用过化妆品。每次看我对着镜子“捯饬”,她指着那些瓶瓶罐罐问,“这玩意真的这么好使?”
“来,我也帮你改变改变。”我在张姐脸上一顿涂抹。不一会儿,她对着镜子大叫,“妈哟,这脸擦的太白了吧……”,笑声在我们的房间里回荡。
呼啦……,前几日整理衣柜时,一件白色的衬衣掉在地上。突然想起我调走J站的那天,她把我拉到身边说:“这件衬衣我从没舍得穿,可不比平常的衬衣,贵着哩,送给你做个纪念。”
直到2017年参加分公司职代会时,我翻箱倒柜找到了这件白衬衣。看着它,我又想张姐了,想起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穿上它,感觉心里暖暖的。
身边的人来了又去,最难的也是平静的面对离别。回想在那个荒漠的小站,大姐把纯朴、善良、关心和温暖都给了我。让我相信,每个人来到你生命里总有它的意义,但终究有离别。
一句“再见”,就真的再也没有见。但她们的出现,也成了我最温暖的回忆。
呼和浩特分公司 白素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12-16 20:11:46
让我陪您慢慢变老
“有多久没见到你爸爸啦?”一次闲谈,朋友这样问我。
“哦,多久?……”我突然才意识到和爸爸已有半年没有见面了。
我们上次见面,正好是老爸过生日。我和弟弟给他买了一个大蛋糕,让他许愿。他说:“我希望你和你弟弟可以每天按时吃饭,早睡早起;得到一个足够爱你们的人;不用挣太多钱,平安幸福就好。”
我沉默了一会,然后说:“爸,是你的生日愿望,怎么全是我们啊?”
老爸却理所当然:“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啊!”
一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我还是克制住情绪,开玩笑的说:“爸,你还是说点实际的吧,说点可以用钱解决的,这样我才好帮你实现啊。”
有时候,我多么希望父母想要的礼物是一件好看的衣服,一双耐穿的鞋子,按摩的仪器,或是旅行的机票、甚至是一辆车也好,这些都可以用钱解决。至少我现在有了赚钱的能力,是可以实现的。
而爸爸想要的礼物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
“爸爸”这个词对我来说是非常熟悉而又陌生的。因为工作,爸爸是固定每月才能回来的“客人”;也很少参加我的家长会;“父亲”的角色频频缺席,以至有一次爸爸休假回到家中等待我和弟弟放学,看到他,我竟然显得很别扭,好像早已习惯了妈妈在,突然回来一个“陌生人”而显得分外尴尬。我叫了一声“妈”,便径直朝向妈妈跑去,不一会弟弟也回来了,也直奔向妈妈。
我不能了解爸爸当时满怀期望的坐在那里和后来的极大失落。后来妈妈不停安慰爸爸说,“称称和龙龙还小,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孩子总有个接受的过程吧。”
妈妈一直疏导我和弟弟对爸爸的偏见:“你爸在外上班,一个人养活咱们三个人,为了挣钱,能够让你们上学,是不能常陪伴你们的。你们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是你爸爸给的,他不容易,你们得多体谅爸爸啊。”
可能是妈妈经常这么说,我也不再排斥爸爸了。渐渐的,我也能体会到爸爸一直在尽最大努力的弥补着我。
还记得高中参加军训,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住在外面,爸爸怕我不适应,他骑了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来看我,省下车票钱给我买了好吃的,看着满头大汗的爸爸,心里感动,也对曾经的不理解而惭愧。每次爸爸回来都会给我和弟弟零花钱,弟弟都噘着嘴给妈妈告状:“爸爸偏心,给姐姐的零花钱比我多。”爸爸说:“你姐姐是女孩子。”
直至我现在已经上班了,爸爸还会把好吃的给我留着。妈妈说:“你闺女回来还早呢,那都要放坏了啊。”爸爸不听,依然执着的留着,还笑呵呵的说:“这是我给姑娘买的。”
在我心里一直觉得爸爸无所不能,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爸爸开始依赖我们了。他的牙齿开始松动,吃饭也费劲,有好几次疼的睡不着觉。妈妈叫他去看牙,他总是拖拖拉拉不去。
我说:“我带你去看吧。”他竟然像个小孩似的,很高兴:“让闺女带我去。”
早早穿戴好坐在那里等着我。整个看牙的过程中爸爸都很安静,听我的安排。再回去的路上,爸爸说:“哎,我真是老了。”
在那一刻,我也觉得父亲是老了。
如今,爸爸已经满头白发,还驼背,拿东西时也总是丢三落四的,在我们跟前说话也变的小心翼翼,干什么事都开始依赖我们了。
这么多年,谢谢爸爸陪我长大,我真的一点也不介意您丢三落四;不介意您吃饭时洒落在桌子上的饭菜;也不介意您的唠唠叨叨……我只希望以后更多年里,允许我陪您到老,也请您慢点变老。
呼和浩特分公司 白素红
煤缘
发表于 2017-12-17 13: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