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2-16 20:10:07

舌尖上的家乡

    文\浙江台州石油公司 袁婷婷

    我的家乡——长兴,位于浙江省最北端,太湖西岸。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座小城,但在我眼里,那是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永远闪亮在心头。而作为一个大“吃货”的我,生活在长兴这座小城里无疑是幸福的。

    在长兴,清明和过年都离不开一样美食,就是青团,有时也称其为清明果。青团是我们江浙一带独有的小吃,因其色调而得名。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熬出来的汁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接下来就是揉青团。在一个个小面团中加入事先准备好的馅料,捏拢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青团的馅料有甜有咸,有豆沙芝麻馅、笋干肉馅等。最后就是上锅蒸,我觉得蒸青团必须要用原始的大铁锅,竹蒸笼才更有风味。

    记忆中小时候,奶奶将一个个做好的青团生胚整齐地排列在圆形蒸屉里,然后将蒸笼整个放在上了水的大铁锅上,开始生火蒸,约莫小半个钟头就蒸好了,打开蒸笼盖,热腾腾的水蒸气氤氲了不大的厨房间,透过丝丝蒸汽,一个个翠绿滚圆的青团煞是喜人,这时奶奶会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热乎乎的青团招呼我过来尝一尝,吹了吹,咬下一口,软糯Q弹好味,艾草的香气与馅料的融合恰到好处,忍不住吃了又吃,但因为是糯米食不宜多吃,容易积食,不然整锅都下肚。

    家乡长兴还有一种传承了数百年的点心,可以说是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百姓过年最喜欢的年货之一。这种产在长兴县泗安镇的点心,就叫做“泗安酥糖”。酥糖由于工艺的原因,只能纯手工制作,首先要将抻拉好的麦芽糖用擀面杖反复按压,接下来卷入白糖、面粉和芝麻炒熟后磨成的料粉,折好之后再次用擀面杖压实紧实,如此反复多次,酥糖里面最多可以达到一百多层,这道工序正是酥糖口感酥脆的重要过程。然后通过三根木杆将酥糖的坯子压制成型,切成一厘米左右的方片,最后撒上芬芳的干制玫瑰花瓣,至此,美味的泗安酥糖就算完成了。

    小小一包泗安酥糖,甜软芳香,是我们最爱的零食,小时候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过年时酥糖能吃个够。小小泗安酥糖,不算值钱,却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和年味儿。

    记得《三国演义》中有写到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家乡长兴的合溪就盛产青梅。我家也素有自己炮制青梅酒的习惯。记得爸爸以前在青梅成熟的时候经常带着我去山上采摘很多的青梅,回来后将青梅洗干净备用,锅里烧开水,放入一小勺盐,倒入青梅保持大火,5秒左右捞出沥干水分,把沥干表面水分的青梅装入瓶中,分两次倒入冰糖,然后倒入适量白酒,密封后放在阴凉处。爸爸告诉我等到瓶中透明的白酒变成漂亮的琥珀色就可以喝了。喝起来,青梅酒入口清醇香甜,果香混合着酒香,沁人心脾。青梅酒的作用也可大了,不但可以用来招待宴请客人,而且在我腹泻呕吐的时候,来一颗泡过酒的青梅,再抿一小口青梅酒,过一会儿身体就舒服了。

    青梅不仅可以入酒,还可供蜜饯、果酱、糖果和饮品做原料,如将青梅熏制或烘干加工后即成乌梅,盐渍青梅称为白梅。长兴合溪生产加工的乌梅称为“合梅”,在历史上素负盛名。旧志记载长兴梅园有:“出吉祥门有梅花墅,小浦空王教寺有梅花弄”。至抗战时期尚有:“二十里地香不断”。用青梅烘焙的乌梅干,历史上产地主要在合溪八都岕一带,故称“合梅”,在东南亚各国都享有盛誉。

    还有一道长兴名菜,每逢节日聚餐,家家都会做的,那就是美味的长兴爆鳝丝。妈妈曾经告诉我爆鳝丝的主料鳝鱼选料很讲究,须用大小一式的鳝鱼丝,将鳝鱼划丝浸渗后,用“五油”(素油、荤油、麻油、酱油、糟油)、“三辣”(老姜、青椒、胡椒粉)配以火腿丝等,用文火慢爆烹制成。爆鳝丝吃起来鲜美可口,风味独特。相传,乾隆游江南到长兴,品尝此菜后赞叹不绝,后被列为宫廷名肴。

    在家乡,最庆幸的莫过于新鲜美味的当季水果应有尽有,一二月的草莓,五月的樱桃,六七月的蓝莓、水蜜桃、杨梅,七八月的葡萄、蜜梨、火龙果、西瓜。待到九十月太湖开捕了,就能品尝到太湖的湖鲜美味,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太湖大闸蟹等都是我们长兴人的最爱,也有很多人为此慕名而来。而十二月份举办的湖羊美食节更是大家一年到头了的最大期待,羊肉火锅、烤全羊、红烧羊肉、冻羊肉……听着都让人垂涎欲滴呢。

    如今我工作在外,远离家乡,不能再时刻待在她的身边,但思乡之情却愈加浓烈,挥之不去。

    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无论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少年,即使口音变了,但对故乡的食物,仍怀无限意念。

屈联西 发表于 2017-12-19 11:40:26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7-12-19 19:36:01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舌尖上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