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2-16 20:15:12

编箩头

    文\茂名石化 陈荣辉

    茂名金塘文林老家逼仄的杂物房里,摆放着几个破旧的箩筐,这几个箩筐仿佛一个历经世事沧桑的老人,“人生,多少梦一场?”编箩头的梦,一直都在,从未远去。

    “从前我见过好多老人会编箩头的,特别是在高州,现在应该没有人还会编箩头了吧?”一日与朋友聊天,祖籍广东高州媳妇的朋友感慨不已地说,“有,我爸妈都会,我妈是高州人,我妈教会我爸的。”我一脸兴奋地说。说完,脑海迅速浮上了不久前温暖的周日下午,曾动过白内障手术眼睛不好使的爸爸借助阳台射进屋内的阳光,全心全意编箩头的认真模样,只见一双形似枯柴的枯瘦的,长期干体力活骨节突出布满老人斑的老农的双手,如变魔术般在收集捡来的一条条彩色的包装藤条之间灵活地移动着,先用粗藤条,后用细藤条,一圈儿一圈儿的往上编,爸爸手上的功夫相当麻利,速度也快,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熟手的架势了。赶紧瞧,我最感冒的扎底儿,只见爸爸先是用了五根藤条四束,相向交叉,互相碾轧,扎成十字架构,然后用一支藤条围着十字底开始平面缠编。逐渐扩展成一个箩头底儿。约摸一尺大小时,再把四散的十字藤条稍儿用手拢起捆扎,把成型的箩头鋬儿加进去,弓顶和条稍儿扎在一起,“开始扎箩头立沿儿了!”条件反射摆出立正姿势的我在旁大呼小叫。

    “这是爸爸的幸福!”不知为何,有那么一会儿,失神地看着身材瘦小的爸爸,从小未上过学堂的爸爸,想起了过年拜神祭祖时,爸爸带着我,妈妈还有弟弟一起到庙里,一路上,爸爸使着劲儿晃动着肩上扛的一前一后的两个美丽大方实用由妈妈编织好的箩头,里面稳稳地装着祭祖的物品,陆续听到村人唤着爸名字的惊叹,“绍新,小心点,箩头真好看!”抿着嘴偷笑的我,知道爸爸在显摆,“瞧我多好命,娶了个心灵手巧的好妻子。”爸爸又在显摆了,正在编织箩头的爸爸一脸陶醉地教着孙子,我的同样是心灵手巧能剪出美丽窗花的儿子,“错了,小心点,对了……”爸爸教的是编箩头中的细活儿也是难活儿,扭檐子。似是生怕孙子弄坏了自己的箩头,大冬天额头上冒着汗珠,脸上紧张不已的爸爸说了一句:“算了,你还是看爷爷做吧!”然后,一把压一把,边扭边系,像是扭麻花,到最后扭完了也宣布系完了,时不时,忍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摸了几下箩头的儿子扬扬只顾站在旁傻笑,感叹地说:“爷爷真厉害,只是用了一把剪刀将箩头里外的毛梢子剪掉,一只紧蛋蛋、圆卜卜的箩头大功告成了!”将这一幕看到眼底,放在心上的我也笑了,“爸爸这一手绝活还是废物利用,这些藤条可是爸爸捡回来的包装袋呢?”

    “不小心织多了两个,这个你拿去送给亲家母;另一个送给扬扬的同学孚,接送孩子时,我听到孚的妈妈说,家里需要一个箩头……”我知道,爸爸又要开始到处“显摆”了,范围越来越宽了。“生命的长短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老人老了,孩子长大了,情也开始泛滥了,眼眶有点湿润,紧紧地盯着爸爸亲手编的箩头,脑海闪过一个念头,爸爸今年已77了,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的编箩头?

    我记得妈妈说过,小时候,生活在妈妈那个年代的农村,箩头是居家过日子不可缺少的物品,是用来装一切农作物,如大米、玉米、小麦、红薯、大豆、木薯的工具。我也知道,总挂在嘴边自己的样子不好看的妈妈为人相当热情厚道,编织出来的箩头即精细美观又耐用,眼馋的亲人朋友们见了,常常吵着嚷着让妈妈帮编一个,而从小就没了妈妈,外婆在妈妈很小的时候就逝世了,外公组了新家后,自力更生依靠捡柴种地卖菜长大的妈妈,常常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的妈妈出手相当大方,总是乐呵呵地将辛苦编好的箩头全部送人了,从未收过人家一分钱,大家提起妈妈,都要回一句:心地真好!妈妈听了,从来只是一脸腼腆地摆摆手,应一声:条子都是在山上捡来的……

    时光越走越快了,41岁的我知道了一切,一切都是在妈妈含辛茹苦地带大了儿子,又开始帮助带大了儿子的孩子们,孙子、孙女,连续的过度操劳后眼睛越来越差了,差到已无法编出一只完整的箩头了。就在这时,一向主张“女主内,男主外”干活的爸爸自觉地接过妈妈的活,在妈妈的指点下,一点点地学会了编箩头,“老来伴,老来伴……” 像极了箩头的我思故我所在。

    数不清,做过了多少次这样的梦了,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箩头渐渐成型,编到一拃高低的时候,多加进几根藤条与所剩不多的条稍儿扭辫编箩头沿儿,这样一个箩头就编成了。“什么时候,我也能编成一个箩头呢?”看了看曾是耕田种地农村小孩子的我,长大后那双布满了老茧的当了21年的一线倒班石化操作工骨盆突出的粗糙大手,我在发呆。

屈联西 发表于 2017-12-18 16:56:33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7-12-18 21:37:53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的来访回帖!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编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