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味道藏着最爱的人
早上刚上班,父亲打来电话,告知他让在一号煤矿工作的表哥为我稍了一袋包好的羊肉馅的饺子,说冬至快到了,记得要吃饺子。父亲年龄大了,记忆力下降的厉害,常常会忘记刚刚过去的人和事,忘记药在哪里,忘记刚放下的拐杖在哪,但他总能记起每一个节日,端午送粽子,夏至送面条,中秋送月饼,冬至送饺子,父亲把每一个节日记得清清,从没落下过一次,他总能提前把节日的祝福送给我。小时候,家里比较穷,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有重要客人拜访时才能吃饺子,春天韭菜馅,夏天豆角馅,秋冬白菜萝卜馅,不一样的馅儿,不一样的味道,却融进了同样的感情。
只要一听说要吃饺子,总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动涌上心头。我会早早洗净手来到灶房,帮母亲拉风箱,母亲趴在案板上,两手攥着干杖在忙着擀面,哥哥蹲在家里的小方桌前挥着那把老菜刀在剁肉馅,手起刀落,红白相间的肉块翻滚着,起落着。
面擀好了,接下来就是包饺子,母亲左手捏着饺子皮,右手执筷,饺子皮在母亲手上飞快的翻飞着,用筷子填馅,用两手虎口拘皮,双手食指和拇指轻轻一捏,一个滚园浑实的饺子就包成了。哥哥则在忙着制作吃饺子的沾水。几瓣蒜放点盐在捣蒜窝砸碎倒入沾水碗,放一勺子干辣子面,倒点自己酿的柿子醋,再放一小撮碎葱末,然后倒半铁勺油在灶火烧煎,“滋”的一声将油泼在沾水碗中。瞬间,一股焦烟冒起,一缕菜籽油和着辣子油的蒜香味溢满灶房,沿烟囱随风飘出来,甚至半个村子都闻到了
当饺子像一只只整齐的白鹅铺满案板时,就该下锅了。通常热腾腾的第一碗饺子是给客人吃的,只有客人动了筷子我们才能吃,我端起碗来,狼吞虎咽,母亲这时总是不迭声的提醒我,慢点、慢点!小心烫着啊。那情那景,至今想来还活灵活现,仿佛发生在昨日。
接到父亲寄来的满满一箱已经冻好的饺子,儿子便开始嚷着要煮着吃。儿子和我一样,从小就对美食没有免疫力,金牛座,典型的吃货。看着儿子真挚而期盼不容拒绝的眼神和自己肚子“蛔虫”的叫嚷,我便烧水煮饺子。
这些年漂泊在外,我也会在不忙的时候买些菜,回家给妻子和儿子包饺子,每次都是精心制作却总做不出那最熟悉的味道。每每打火的那一瞬间,都会想到母亲看我的眼神和对我说的话,她说:“会做饭的人,才会懂得生活,那炉灶里升腾的火焰,碗碟里飘香的气息,最能体现出对家人的爱。”是啊,我愿意做像母亲一样爱家人、爱朋友、爱生活,活出一个真真实实的自己,活出生活真爱的味道。
水开了,我把饺子“哗”的一声倒进水里,接着拿来勺子沿着锅边旋转,看着一个个饺子像一条条小鱼随着水流一起舞蹈,瞬间那最熟悉的味道随着热气迎面而来,仿佛回又到了过去某个瞬间,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当热气腾腾的饺子装入我们的饭碗,虽然没有超市五颜六色的饺子美观,但味道胜过我尝过的世间任何美味。
冬至年年过,年年却不同。虽然勤劳善良的母亲已永远离我而去,但到了每年的冬至这天,父亲总会像母亲一样提前为我包一顿饺子。咀嚼着那熟悉的味道,我心里暖融融的,我知道,父亲包饺子不仅是想为我改善生活,也是想为浪迹在外的我找回家的气氛,更是两辈间精神上的一种沟通和交流,是家族血脉、情感的传递,是深沉父爱的无言浓缩。这小小的猫耳般的饺子所包裹父亲所有的期盼、祈福和爱抚,包裹了对全家的幸福团圆,家庭生活富足。(倪小红)
通讯员:黄陵矿业一号煤矿 倪小红 感谢倪老师分享秀色可餐啊 好诱人的饺子欣赏美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