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终结”者——缪文根
说缪文根同志是杭城垃圾的“终结”者,是因为他是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库区推土机作业班班长,把杭城的垃圾通过推平、压实而最终填埋在天子岭这块土地上。在他的任上,已经累计填埋了800多万吨垃圾。他自1981年进环卫工作以来,在这种苦、脏、累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下定决心干环卫
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环卫这个职业是不值得人选择的。要是回到1981年,那环卫工人更是让人瞧不起,一提起环卫工人,就联想到拉大粪、扫大街,脏、臭是环卫工人的真实写照。那一年,缪文根初中毕业,有好多的工作可以选择,可他还是踏着父亲的足迹选择了环卫这一行,进上城区环卫所当了一名走街串巷的清肥员。清肥员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闻所未闻的了。他,一名青年人从那时起,一大早就拉着粪车穿梭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把居民放在路边的一个个马桶中的粪便倒进粪车,再用刷子刷干净,这是最平常、最轻松的活了。要说艰苦、危险的话,就是那个化粪池的清粪活了。记得有一次,上城区环卫所的青年突击队接到一个任务,要对省公安厅单位宿舍的化粪池进行清粪。缪文根等人到场后,第一个跳进池中,但由于这个池已经废弃很长时间,粪便板结后积聚了大量的沼气。缪文根跳进后引起沼气的集中爆发,他当即瘫倒在池壁上。几个同事迅速把他从池中拖了出来,并进行了紧急抢救。好在抢救及时,他很快苏醒过来,又加入到工作队伍中去。这次,他们吸取了教训,边用掏粪工具在池中来回倒腾,边用硬纸板等简陋用具驱散沼气,降低浓度。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他们才再次光脚跳进粪池开始工作。那时的劳动保护条件比较差,根本没有高帮的雨鞋。但确确实实,他们对粪便的感觉不象我们通常那样所想的腻心,他们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
碰到年老体弱或腿脚残疾的,缪文根会跑到人家的家里,把马桶拎下来,冲刷干净后又送回去。需要这样帮助的人很多,开始时,缪文根只好用一本小本子一一记下来,挨个去帮忙。时间长了,他用不着小本子了,所有的资料都在脑子里了,他都会很准时地出现在人家的家里,因而很多人把缪文根当作自家人了。
偶尔,有朋友或亲戚问缪文根,难道当一辈子清肥员,而不想换换其他工作了。他总是笑着说:“我已经认定了当环卫工人,我认定的东西就不会轻易改变的,要向环卫工人的楷模——时传祥学习,为老百姓服务一辈子。”
不畏劳苦作贡献
由于缪文根表现出色,85年市环卫处把他调到了一个更重要的岗位,到四堡垃圾场开推土机。要是一个普通人,能在垃圾场呆半小时而不头晕、呕吐,已是相当不错的了。要成为一名垃圾场的推土机手,非得练就一身对耐恶臭、高温的过硬本领不可。垃圾填埋是环卫行业中最艰苦的岗位,每天要处理2800多吨的城市生活垃圾,库区整天散发着垃圾的恶臭,消毒灭蝇药水的怪味,推土机手的工作环境可想而知,用“苦、脏、累、险”四个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夏天推土机里的最高温度可达到45摄氏度左右,机手一天到晚享受着“桑拿浴”,冬天,光秃秃的垃圾场风力又大,气温要比市区低2至3摄氏度,讨厌的苍蝇、小虫子还常常光顾他们,咬在身上又痛又痒,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然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缪文根一干就是二十年,而且干得非常出色,苦活脏活抢着干,急事难事带头干。
88年8月8日,杭城遭遇了罕见的台风暴雨。四堡垃圾场出现了混乱,因为夏天垃圾的含水量高,加上当时用于修筑道路路基的石料紧缺,又恰逢一场大暴雨,垃圾场变得泥泞不堪,三辆推土机相继深深地陷入了垃圾中,而场外的垃圾车排成了长长的一条龙。垃圾场迅速抽调了十几个年轻人,缪文根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二话没说,脱掉鞋子,卷起裤腿,站到了齐膝盖深的垃圾中,把同伴递过来的石头垫到推土机轮子前沿。在缪文根的感召下,同伴们纷纷仿效,有的在发动推土机,有的在后面使劲推,有的垫石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辆推土机终于开出了沼泽区,从而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垃圾车拥堵场面。
91年,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由于天子岭垃圾场是我国首家按建设部垃圾卫生填埋标准设计建造的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所以来场参观的上级领导和专家、同行很多。这对库区的垃圾填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能再按原来的土办法、土思路来作业了,而是要按建设部制定的卫生填埋标准来作业。缪文根带领一帮人边工作、边研究,对填埋标准逐字逐条地分析,又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来实践,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卫生填埋工艺,使天子岭的填埋水平日益提高,为天子岭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国家建设部"全国环境治理优秀工程"、“建设部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集体十佳标兵”等荣誉作出了贡献。
立足本职公在先
库区推土机作业班现有职工14人。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组,因为他们每天在垃圾堆上与垃圾打交道;这又是一个光荣的班组,因为在缪文根的带领下,涌现出一位又一位的先进人物。缪文根不仅自身技术、素质过硬,以身作则,而且也同样严于要求自己班组的人。抓好班组全体同志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他们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他总是选择后者,这就是缪文根同志的崇高之处。在日常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对缪文根同志来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只要有突击任务,打个电话,哪怕是休息天,他保证及时赶到。而工作起来,他从不计较时间长短。为了保证垃圾的及时填埋,他经常第一个自觉留下来加班,且从不计较报酬。他创造的一个记录至今都无人打破:在95年的一年中,他的加班时间达到了157天。1995年是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关键一年,我场的迎检工作十分繁重,推土机作业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有的垃圾暴露面必须打平、压实、覆土;垃圾断面必须按1:1.3的坡度打平,然后覆上30厘米的土。时间紧,任务重,而人手、设备都很紧张,我们的推土机手不得不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地干。在这关键时刻,上级部门要求推土机作业班派出机车和人员去支援四堡污水厂和临平环卫所,帮助处理多年堆积的污泥和垃圾。怎么办?在这紧要关头,抽出人和车,必然加重自己的压力;但如果不去,则会影响整个杭州市的创卫工作。他顾全大局,在自己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仍派出了最好的机车和技术水平、最好的师傅去支援兄弟单位。他把兄弟单位的事看成自己的事,日夜奋战,将四堡污水处理厂堆积如山的污泥搬了家,为该厂的迎检工作赢得了时间。之后又马不停蹄赶赴临平,陈年垃圾推开后臭气冲天,推土机手被熏得眼睛都睁不开。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努力地完成了任务,又火速赶回来抓自己的迎检工作。临平环卫所的同志十分感动,他们说:“象这样能吃苦能战斗的同志真是少见”。
记得有一次,将近中午的时间,4部推土机都在紧张作业。突然,一个驾驶员跑过来说2号推土机发生故障。当时,天正下着大雨,垃圾堆里糊得不得了,推土机捂在里面,没办法弄到修理房去,但如果不及时把这部车子修好,就要影响当天的垃圾推平作业。怎么办?时间不等人,缪文根马上跑到修理房,拿了几样工具就冲进雨中,顺手从垃圾堆里抽出一张破草席,也不管它上面粘着的黑乎乎的是啥东西,往推土机下面一垫,就钻到车子下面调拆零件。因为是仰面作业,又黑又臭的污水马上从席子下面渗了上来,他的衣服马上就被浸湿了;垃圾也不断地从推土机上跌落下来。因为有几个螺丝生锈了,他们用榔头敲了几下,底盘上的陈年垃圾、蛆虫、死苍蝇都啪啪啪落下来,弄得他脸上、耳朵里、眼睛里都是。尽管这样,他还是连续修了三个钟头,连中饭都没吃,硬是坚持把车子修好了。
在有一年的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检查中,恰巧他的夫人患间隙性癫痫病,缪文根本应去照顾夫人。但由于当时垃圾填埋的工作任务很重,推土机手的工作量大,人手紧,他硬是没有请假,带领全队队员起早贪黑,在垃圾堆里钻进爬出,不辞辛劳,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垃圾填埋工作,使得填埋井然有序,得到检查团的好评,为我市的创建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服从安排立新功
2006年1月,由于工作需要,缪文根主动担当起了作业保障科负责人的重任。作业保障科要负责库区填埋覆土和车辆管理工作,山上山下两头都要管着,肩上的担子加重了,责任也更大了。他一切从零开始,每天第一个到单位,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对当天的工作作出安排。对于一名老库区班长他知到早晨是垃圾运送的高峰期,他就让修理工们认真维护和检修运输车辆,十点以后他就亲自带领科室驾驶员向库区运送所需土源,这样每天都天都能保证垃圾日产日清。今天第二垃圾填埋场运行,在实施除臭治理工程中要做到垃圾全覆土,工作量一下子增加好几倍,缪文根总是带头在先,加班加点到深夜,较好得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业务时间他带领着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条例、车辆保养知识,严格做好每周的生产安全检查记录,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大家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都有较大地提升,特种设备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职工业务技能都达到中级以上水平,无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正是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才有了生产管理井然有序,同时也为单位节省了大量运营成本。
缪文根同志20岁起当环卫工人,至今已20年多年了,干的都是苦、脏、累的活。无论是当走街串巷的清肥员,还是在垃圾堆里跌打滚爬的推土机修理工或驾驶员,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骨干作用,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迹,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崇高的品德。憨厚朴实、永远没有豪言壮语的缪文根总是那句话:“这工作再苦、再脏、再累,可总得有人做,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
正因为缪文根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几年来,他所在班组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集体,多次被评为市容环卫系统先进个人,92年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96年被评为“市十佳城市美容师”、“市建委系统十佳青年”,并当选为市十一届工会代表大会代表,99年又被授予“市新长征突击手”、第四届“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市青年英才”,2003年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