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发表于 2010-6-3 11:42:24

叶幼青:宝剑锋从磨砺出

来源: 衢州市技师学院

人物档案

姓名:叶幼青   年龄;45岁    行业:机械制造

毕业学校及届别:衢州市技工学校首届金属切削专业毕业

职务:巨化集团公司工程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公司车工班班长

职称:车工高级技师

荣誉:巨化集团公司职业技能带头人、巨化集团公司“知识型员工标兵”、巨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巨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衢州市115人才库第三层次人才、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平凡岗位写春秋

    4月29日晚,我省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先进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获得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下,省领导向获得殊荣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在衢州市的两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有一位个子不高、朴实的中年人,他就是毕业于衢州市技工学校的巨化集团公司工程公司设备制造公司车工班班长叶幼青。在这次表彰大会上,叶幼青同时还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叶幼青1982年毕业于衢州技校首届金属切削专业,毕业后就到巨化工作,已经在车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7个年头。他曾6次获得巨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多次荣获巨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称号,4次在巨化职工技术大比武中摘取车工组桂冠。在2006年举行的浙江省技术大比武车工比赛中,他夺得第四名。他还获得了浙江省技术能手、衢州市115人才库第三层次人才、巨化集团公司“知识型员工标兵”、集团公司技能带头人等殊荣。

   5月15日,笔者到巨化采访叶幼青,他正在一台长C630车床上为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公司车制一只转子磁轭,只见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工件,右手不时摇动着手柄,娴熟地变换着刀架……

    在5月11日巨化集团公司建厂五十周年庆典大会上,叶幼青荣获了“巨化突出贡献奖章”,他还作为新一代创业者的代表在会上发了言。谈到所取得的成绩,叶幼青念念不忘母校对他的培养、教育。他说,1979年进入衢州技校学习时,学校只有5个专业6个班200多名学生。当时学校在横路,校舍破烂、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学习、生活条件都很差。但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教师治学严谨,特别是教数学的班主任黎振国既朴实又敬业,至今仍令他难以忘怀。他在母校度过了艰苦而又快乐的几年,养成了不怕困难、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工作作风,为人生事业一步步走向巅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叶幼青的人生奋斗之路既艰辛又曲折。他以自己学习、工作的经历向母校的学弟学妹们提出忠告:“专注,吃苦耐劳,肯钻研,勤动手,勤动脑,是一名职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品质。一定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学精技术,练精技能,认真实践,积极探索,最终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一专多能的业务尖子

    干车工需要长时间站立,零件加工工作既繁重又机械、枯燥。夏天伴着滚烫的铁屑,冬天握着冰冷的手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叶幼青27年如一日,勤奋好学,任劳任怨,急、难、险、重工作干在前,成为领导信赖、工友佩服的好员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叶幼青利用业余时间查找专业资料,阅读了大量车工技术书籍,自学了车工高级技工的课程。他潜心钻研技术,注意博采众长,终于练就了不凡身手,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车工高级技师。厂里有C630、C620、C6140、C650、C61100及TR100—B(8米)等10多种不同型号的车床,叶幼青都能熟练操作,成为一专多能的业务尖子。他经常上午在C630机床上干活,下午到八米机床上加工工件,晚上又到C6140机床上工作。像大模塑多头蜗杆、细长轴、长杆丝等高难度的零件,几乎都是叶幼青干的。

    叶幼青丰富的车工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一班之长,他没有留一手,而是甘当人梯,毫无保留地做好青工的传、帮、带工作,向工友们传授车工操作技术,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工友们说:“有困难找班长,一定能解决。”他所在的车工三班,有3名车工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现在已成为独当一面的生产骨干。

    叶幼青所在的设备制造公司承担着为巨化各单位大中小修赶制急件的任务,其加工工件的特点是品种多、急件多、难件多、批量少,计划外的抢修急件加工常常打乱生产计划,加班加点成了叶幼青的常事。凭着娴熟的技能和超出常人的毅力,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有一年春节,某建设工程急需加工一批阀门,叶幼青连续4天加班,按时完成了任务。有一天快下班时,单位接到了两件直径600毫米的不锈钢接管加工任务,用户要求第二天一早交货。因为是锻件,毛坯余量大,工作量大,一般人难以胜任,叶幼青主动找到生产调度揽下了这项活,一直干到凌晨两点半,才加工完这两只不锈钢接管。早上上班时,工友们惊奇地发现,几乎一夜未睡的叶幼青又出现在机床旁。2005年的一天,热电厂一台皮带运输机滚筒轴突然断裂,当时正是厂里用电高峰,皮带运输机出故障后造成了发电机组供煤不足,告急电话打到工程公司,抢修任务又落到了叶幼青身上。当晚10点钟断裂的滚筒轴从设备上拆下,叶幼青立即开始赶制新轴头,到第二天中午,他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抢修任务。2005年,叶幼青接到了车制一只大回转炉炉体的任务。这只炉体本来是别人加工的,由于合同期已到,用户催得很急。该零件长18米、直径2﹒5米,由于加工车床是绕带机改装的,不是正规车床,免不了会产生震动,车制时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细心。叶幼青从早上上班一直干到第二天晚上12点钟,累了趴在休息室里休息一会儿又继续干,经过40个小时的鏖战,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企业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叶幼青常说,课堂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实践。说到底,理论知识本身就是别人实践经验的升华。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干活不能光凭力气,还要善于思考、总结、提高。

    近年来,叶幼青精湛的车工操作技能逐渐被人们熟知,不少单位碰到难题时,都会向巨化工程公司求援。2003年,南化集团氮肥厂因外购重油内外喷嘴使用效果不理想,求助于巨化工程公司,要求帮助加工四套,这种喷嘴形状复杂,加工时准备的刀具就有十几把,内部的尺寸看不见、难测量,只能一点点进刀,又细细用手触摸,逐渐使其成形和光滑。凭着高超的操作技能,叶幼青5天车一套,每套价值7000余元,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得到用户好评。

   2005年巨化合成氨厂实施气化装置技改,其中的零件多元加料喷嘴三件一套,均有内孔锥度圆弧过渡,既难夹又难车,并选用了GH188特殊合金材料,从车削到焊接都属于未知的领域。厂里将车削攻关课题交给叶幼青,他经过琢磨,与技术人员研究,制作了专用工艺靠模,刀杆沿靠模走刀成形,又用钻头制作了专用成形车刀,终于顺利完成了喷嘴车制任务。一次,金华某公司来料加工一批轴,该产品精度要求特别高,材料特殊。为了达到精度,叶幼青采用火焰加热速冷法,进行了装夹校正。这种轴轴身特长,从头到尾走一刀,就要三个小时。为尽快加工好这批产品,叶幼青每天提前半小时开车床,中午托人买个盒饭对付,下班晚走几个小时,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      

    叶幼青每年都要完成一些难度很大的加工件的制作工作,为企业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叶幼青过硬的车工操作技术,还吸引了巨化周边众多金加工企业主的目光,不少企业慕名而来,委托叶幼青为他们加工加工高难度的零件。一次,某金加工企业到巨化工程公司加工几只炉体,这家企业自己也有大型机床,但苦于没有高水平的车工,性能先进的机床只能成为摆设。叶幼青接受炉体加工任务后,一天加工一件,件件符合质量要求。客户表示非常满意,同时私下请叶幼青到厂里为他们加工炉体,一件给200元钱的外快,被他一口回绝。在叶幼青的心目中,企业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那种损公肥私的事,他永远都不会干。

    每年,叶幼青都要“浪费”掉很多补休条,因为他根本抽不出时间休息。2003年以后,随着单位退养职工的增加,叶幼青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候一年累计加班要超过100多天,比全年的双休日、节假日天数还多。从2005年到2007年的三年里,叶幼青每年完成额定生产工时的200%,相当于一年干了两年的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叶幼青:宝剑锋从磨砺出